乌鲗骨的好处与功效
乌鲗骨是乌贼的内壳,具有止血、制酸、敛疮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外伤出血、湿疹溃疡等症状。乌鲗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甲壳质及少量磷酸钙,其药理作用包括中和胃酸、促进凝血、修复黏膜等。
1、止血作用
乌鲗骨所含的碳酸钙和胶质成分能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临床用于治疗胃出血时,常与白及粉配伍使用;治疗妇科崩漏症状时,多配合茜草炭、棕榈炭等药物。外伤出血可直接研磨外敷,但需注意创面消毒。
2、制酸护胃
碳酸钙能中和过量胃酸,缓解胃痛、反酸等症状。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常与浙贝母、延胡索组成复方制剂。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便秘,建议搭配健脾药物如白术调节胃肠功能。
3、修复溃疡
甲壳质成分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促进皮肤和黏膜组织修复。治疗口腔溃疡时可配冰片研末外涂,湿疹渗出时与黄柏、煅石膏配伍制成散剂。临床研究显示其能加速消化道溃疡面愈合。
4、调节带下
在妇科领域,乌鲗骨常用于脾虚型白带过多,常与山药、芡实等健脾药材同用。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黄带,需配合黄柏、车前子等清热利湿药物。使用前需辨证分型,避免误治。
5、其他应用
现代研究显示乌鲗骨提取物有一定抗肿瘤活性,其甲壳素衍生物可用于医用敷料制作。传统用法中还可治疗沙眼与胆矾配伍、小儿软骨病配伍牡蛎,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使用乌鲗骨时需注意:阴虚多热者慎用,长期服用应监测血钙水平;外伤使用需确保创面清洁;胃酸缺乏者禁用制酸疗法。建议将乌鲗骨捣碎煎煮30分钟以上以充分释放有效成分,常规用量6-12克,外敷适量。存在相关症状时应先经中医辨证,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日常保存需防潮防蛀,置于阴凉干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