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打补钙针的副作用
老人打补钙针可能出现副作用,常见的有局部疼痛、发热、胃肠道反应等,严重时可能引发高钙血症或心律失常。
补钙针的主要成分是钙剂,通过静脉注射快速补充体内钙质。局部疼痛多发生在注射部位,表现为红肿或硬结,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部分老人会出现低热现象,体温多在37.5-38℃之间,与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或食欲减退,与钙剂刺激胃肠黏膜相关。高钙血症是较严重的副作用,表现为口渴、多尿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心律失常多见于原有心脏疾病的老人,与血钙浓度骤升影响心肌电活动有关。
少数老人可能对钙剂过敏,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长期频繁注射可能造成血管钙化,尤其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风险更高。注射速度过快可能诱发低血压或晕厥,需严格控制滴注速率。营养不良的老人可能出现低磷血症,与钙磷代谢失衡相关。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注射部位感染或静脉炎,需加强无菌操作。
老人使用补钙针期间应定期监测血钙和心电图,避免同时服用维生素D或噻嗪类利尿剂。日常可通过饮食补充钙质,如饮用牛奶、食用豆制品或绿叶蔬菜。适度晒太阳有助于促进钙吸收,但需避免暴晒。若出现肌肉抽搐等缺钙症状,建议先通过口服钙剂补充,必要时再考虑注射治疗。补钙针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