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吃了米人能吃吗
老鼠吃过的米通常不建议人食用。老鼠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食用被污染的米存在健康风险。
老鼠的唾液、尿液或粪便可能污染米粒,传播汉坦病毒、钩端螺旋体等病原体。这些微生物可导致发热、出血倾向、肝肾损伤等严重症状。若发现米袋被咬破或米粒上有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整袋米均应丢弃处理。即使肉眼未见明显污染,老鼠爬行过程中体表寄生虫或细菌也可能附着在米粒表面。
极少数情况下,若米储存在完全密闭容器中且经高温烹煮,理论上可灭活部分病原体。但家庭环境难以确保储存容器的绝对密封性,且普通蒸煮温度无法完全灭活所有毒素。特殊时期如战乱饥荒等极端条件下,需将污染米反复淘洗后经100摄氏度以上高温长时间处理才可考虑应急食用。
建议使用带锁扣的防鼠粮仓储存粮食,定期检查米缸密封性。发现鼠害后应对厨房进行全面消杀,接触过污染米的手部需用碘伏消毒。若误食可疑米后出现持续腹泻或发热,应立即就医并进行血清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