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甲肝来了不要慌,积极治疗效果好

4294次浏览

甲肝就是甲型病毒性肝炎,一般情况下,急性发病的甲肝属于自限性疾病,能够完全治愈。但是若甲肝没有及时治疗发展为重型肝炎,出现肝衰竭时,预后就会较差,病死率也会增高。不过只要积极地配合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因此,发现甲肝以后,就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1、甲肝的治疗方法

甲型肝炎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治疗,主要以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可服用退黄药物如如腺苷蛋氨酸、门冬氨酸钾镁等;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双环醇、水飞蓟等,可缓解症状。

对于比较严重的急性黄疸型肝炎,如患者出现严重恶心,呕吐,黄疸快速上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复方甘草酸苷80~100ml或甘草酸二铵150mg,静脉滴注。同时补充足量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等。重症的甲肝除了对症治疗以外,还可以服用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如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可输注血浆和白蛋白加强支持治疗。同时还需注意避免饮酒,避免过度劳累。

2、甲肝治愈率

急性甲肝为自限性疾病,能够完全治愈。在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后,患者的预后良好,虽然3%~20%的患者可出现症状反复,但大于99%的患者可痊愈,病死率为0.1%左右,大多数患者于发病后3个月内恢复健康。病死率随年龄变化而明显不同,1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为0.1%,15~39岁患者病死率为0.3%,大于40岁患者可达2.1%。

但是若甲肝没有及时治疗,患者如果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如HBV(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HEV(戊型肝炎病毒) 等,则有可能加重病情,使发生急性重症肝炎或肝衰竭的危险性升高,使患者的病死率增加。这种情况约占临床型甲型肝炎的0.01%~0.2%,其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

3、甲肝的预防

甲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想要预防甲肝,首先要控制传染源,按照消化道传染病隔离至病后3周。对于患者的粪便和排泄物应予以严格消毒。对生产经营食品的人员应定期检查。其次,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就是要搞好环境卫生,大家平时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对于水源的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食具消毒等措施。最后,要保护易感人群如幼儿、儿童和血清抗-HAV IgG阴性者以及高危人群可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这样就可产生抗体,增强对疾病的免疫,从而大大减少甲肝的发病率。

甲肝对于人体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甲肝还存在其他感染时,就会导致重症的肝炎,发生肝衰竭,使患者的预后差,死亡率增加。因此,一旦诊断为甲肝以后,就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饮酒,不要过度的劳累,这样才能及时的治愈甲肝,避免甲肝疾病的恶化,避免重症肝炎的出现。

相关推荐

甲肝阳性是怎么回事
甲肝病毒感染以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分为IgM型和IgG型,甲肝病毒感染以后,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IgM型和IgG型。如果抗体阳性,说明这个人有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而且是现症感染,因为IgM型的抗体出现在疾病的早期。如果是甲肝抗体阳性是IgG的抗体阳性,说明是一个既往感染。因为IgG型抗体出现在甲肝恢复期,甲肝痊愈了以后,抗体也会持续两三年。所以这两个抗体阳性是哪一种阳性,代表的临床意义是不一样的,对于临床的诊断、参考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语音时长 01:07

2021-07-09

88108次收听

01:51
过了18个月还能打甲肝疫苗吗
接种甲肝疫苗是为了预防甲肝病毒的感染,甲型肝炎往往发生在儿童、青少年。所以,在儿童期间和青少年期间,需接种甲肝疫苗预防甲肝病毒的感染。甲肝疫苗的接种一般都分为两次接种,第一次和第二次间隔6个月到12个月左右的时间,两次接种后可使抗体产生的更牢固,免疫效果更好。但是如果过了这个期间了,第二针接种的时间已经过了,到18个月了,肯定是不如间隔6~12个月,按免疫程序接种的效果好。但是这样也没关系,接种第二次总是比打一针效果要好一些。所以,即便是到18个月,也建议把第二针接种完成。
01:39
甲肝是打减毒还是灭活疫苗
甲肝疫苗可以预防甲肝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儿童、青壮年感染甲肝病毒的概率相对要大一些,所以要进行甲肝疫苗的接种。甲肝疫苗分为减毒的和灭活的两种疫苗。灭活的疫苗,在运输保存的过程当中,相对来说更稳定一些,安全性、副作用可能更小一些,所以有条件的可以打灭活的疫苗。如果只有减毒的疫苗,也问题不大,减毒的、灭活的都是可以选择的种类。
01:48
甲肝有疫苗吗
甲型肝炎是引起人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一种嗜肝病毒。甲肝病毒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毒之一。为了预防甲肝病毒的感染,有甲肝疫苗可以接种来进行预防。甲肝疫苗分为减毒的疫苗和灭活的疫苗两种类型。一般灭活的疫苗安全性更高一些,质量也更稳定一些。因为甲型肝炎往往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所以,在婴幼儿时期还有小学阶段,往往要组织接种甲肝疫苗,还有一些高危人群、环卫工人、小学教师等高危人群也建议接种甲肝疫苗。
01:41
甲肝疫苗有必要打吗
甲肝其实是一种可以自限性的疾病。甲肝主要是通过吃不太卫生的鱼、虾、蟹,然后感染的,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感染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途径来感染的。一般甲肝的感染是可以通过预防来进行控制的,所以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必要去接种甲肝疫苗,只要平时注意饮食卫生,然后注意饮食安全,一般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住甲肝。得了甲肝之后通过及时的隔离、休息,大多数的甲肝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控制,所以其实甲肝疾病还是以防控、预防为主,一般很少会去接种甲肝疫苗的。
甲肝怎么确诊
甲肝的确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是否接触过甲肝患者、以前是否接种过甲肝疫苗、最近是否有不干净的饮食或者是进食海鲜等、是否去过甲肝流行地区。其次要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肝脏的触诊,叩诊听诊等。此外还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包括甲肝抗体,肝功能,血常规,腹部CT等。如果存在以下中任何一个即可明确为甲肝:第一,抗HAV-IgM阳性;第二,抗HAV-IgG抗体滴度与刚发病时相比增加4倍以上;第三,大便中AVRNA或者HAV颗粒阳性。同时如果确诊为甲肝,一定要尽快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大便、分泌物、排泄物进行消毒,避免进一步传播。
语音时长 25:47

2020-12-23

77153次收听

甲肝需不需要多运动
甲肝需不需要多运动呢,答案是肯定的适合甲肝患者运动有哪些?甲肝患者运动的时候,应选择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不要做剧烈的容易引起疲劳的运动,以免加重病情。下面3种运动很适合甲肝患者做,可以让甲肝患者在保持病情稳定的同时,身体也得到锻炼。
儿童甲肝危害有哪些
甲肝这样的疾病发生之后康复起来确实不太容易,而且疾病的发生又会带来很多的危害,所以对于甲肝疾病我们更加应当多去了解相关的常识。做好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小编来讲述甲肝疾病具体危害性大的有哪些?
接种甲肝疫苗的禁忌
以下四种人群,即身体不适、发热,腋温超过37.5℃者;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患有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者;过敏性体质者,尤其是已知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或以前接种疫苗有过敏反应者,禁止接种甲肝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是什么
甲肝减毒活疫苗就是冻干减毒活疫苗。一般18个月龄以上的甲型肝炎容易感染的人群都需要进行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接种。进行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可以促进机体产生抗甲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可以保护人体不受甲肝病毒的侵害。还可以预防甲型肝炎。
甲肝疫苗有效期多久
甲肝疫苗一般可持续5到10年的有效期。甲肝灭活疫苗一般需要接种两次,接种完第一针后,间隔6个月还需要再接种第二针。一般来说,接种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生产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并且免疫相对比较持久。5到10年之后可以进行甲肝疫苗的补种,可以保持对甲肝病毒的免疫能力。灭活疫苗的成分是灭活后纯化的全病毒颗粒,减毒活疫苗的成分以减毒的活病毒为主。甲肝灭活疫苗的抗体滴度高,而且生产过程中病毒被充分灭活,不存在毒力恢复造成感染的危险,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甲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发病多见于青少年,其中重症甲型肝炎病情比较危重,对健康的危害也比较大。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通过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避免接触病人来预防甲肝,同时也可以在正规的医疗防疫机构规范接种甲肝疫苗。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56997次收听

02:49
甲肝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甲肝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感染甲型肝炎以后,大多数体现的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状态。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发烧、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尿黄等表现。当患者出现这些表现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进食。对于这类患者,如果能进食,建议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比较清淡的流质饮食,比如粥、稀面条等食物,吃一些蔬菜瓜果。尽量避免进食难以消化的肉类食物。肝炎急性期尽量少吃糖。如果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很重,没有办法正常进食,可适当给予一些静脉输液,比如输一些葡萄糖或糖盐等,等到消化道症状好转后,建议患者尽可能早进食清淡食物。
甲肝怎么办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甲型肝炎,或甲肝,是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出现肝脏炎症坏死的一种传染病。甲型肝炎病毒一般通过消化道传播,患者接触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了的水源、食物、海鲜等,甲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定居在肝脏内复制,破坏肝脏细胞,造成肝细胞炎症坏死。部分甲肝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部分甲肝患者显性感染,出现发烧、尿黄、厌油、肝区不适等症状。建议该部分人群到正规医院肝病科就诊,进行积极对症治疗。首先消化道隔离,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给予保肝抗炎治疗,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如果患者病情比较重,出现黄疸,需要积极退黄治疗。极少数病人会出现重型肝炎甚至肝衰竭,危及生命,需要行人工肝替代治疗甚至肝移植。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10

50169次收听

甲肝的传播途径
甲肝是传染性疾病,是甲型病毒性的肝炎,主要的是甲型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引起来的肝脏炎性病变,甲型肝炎可以通过粪-口的途径在易感人群传播。甲型肝炎的患者或者是没有症状的感染者都能传播甲肝病毒,早期的甲肝患者的血液也是有传染性的。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可以通过污染甲肝病毒的食物或者是水感染,特别是水产品当中的贝类海产品,螃蟹,螺狮,毛虷等。不要吃生的,半生的海产品,腌制后直接吃等不良的习惯都能感染。需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喝生水,食品要煮熟之后再吃。因为甲肝是传染性的疾病,甲肝病人是需要进行隔离治疗的,还需要切断传播途径,通过接种甲肝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等减少甲肝传播。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30

57112次收听

甲肝、戊肝的流行病学变化
甲型肝炎呈世界分布,全球每年大约有140万人发生甲型肝炎。我国是甲型肝炎的中-高流行区,1992年我国甲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9岁人群中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阳性率为80.9%。在1991年使用甲型肝炎疫苗以前,我国甲型肝炎病例报告人数高达63.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