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钙片还缺钙怎么回事
吃钙片仍缺钙可能与钙吸收障碍、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钙流失过多、药物干扰等因素有关。建议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日照时间、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等方式改善。
1、钙吸收障碍
胃肠功能紊乱如慢性胃炎、乳糖不耐受等疾病会影响钙的吸收。钙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溶解,胃酸分泌不足时钙片可能无法有效分解。伴随腹胀、腹泻等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改善消化功能。
2、钙摄入不足
单纯依赖钙片补充而日常饮食缺乏奶制品、豆制品等高钙食物,可能导致总钙摄入量不足。成年人每日需800-1000毫克钙,单粒钙片通常仅含200-300毫克。建议每日饮用300毫升牛奶,搭配豆腐、芝麻酱等食物。
3、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日照不足或肝肾疾病会导致其合成减少。表现为骨痛、肌肉无力等症状,可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除钙片外需联合使用维生素D滴剂,每日晒太阳20-30分钟有助于体内合成。
4、钙流失过多
长期饮用浓茶咖啡、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排泄。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也会加速钙流失。伴有心悸、多尿等症状时,需治疗原发病,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
5、药物干扰
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会抑制钙吸收。长期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泼尼松片等药物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或增加钙剂补充量,定期监测骨密度。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300克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适量食用三文鱼、蛋黄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建议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快走、跳绳等刺激骨形成,避免吸烟饮酒。45岁以上人群及绝经后女性应每年检测骨代谢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