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易患人群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的易患人群主要有绝经后女性、高龄老年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缺乏运动者及钙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者。
1、绝经后女性
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量流失,绝经后5-10年内骨密度可能下降20-30%。这类人群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或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吸收药物干预。
2、高龄老年人
70岁以上人群骨重建功能衰退,每年骨量流失率可达1-3%。常伴有脊柱变形、髋部疼痛等症状,建议通过平衡训练预防跌倒,必要时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
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连续使用泼尼松片等药物超过3个月可能抑制成骨细胞活性。此类患者应监测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可联合使用特立帕肽注射液促进骨形成。
4、缺乏运动者
长期卧床或久坐会导致机械负荷不足,使骨量减少。每日进行30分钟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有助于维持骨密度。
5、钙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者
每日钙摄入量低于800毫克或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骨基质矿化。可通过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维生素D3滴剂补充,但需避免过量摄入导致高钙血症。
建议高风险人群保持每日1000-1200毫克钙和800-1000IU维生素D的摄入,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定期通过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评估骨密度,若出现腰背疼痛或身高变矮超过3厘米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等药物进行规范化治疗,同时注意居家环境防跌倒措施如安装扶手、保持地面干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