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得了高血压
高血压的判断需通过多次规范测量血压值,若静息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可确诊。
1、测量方法
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水银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袖带与心脏平齐。首次测量需双上肢对比,取较高值作为基准。避免运动、咖啡因或吸烟后30分钟内测量。
2、诊断标准
诊室血压≥140/90毫米汞柱或家庭自测血压≥135/85毫米汞柱可提示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白天平均值≥135/85毫米汞柱或24小时平均值≥130/80毫米汞柱具有诊断意义。
3、症状识别
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可能出现持续性头痛、眩晕、视物模糊或鼻出血。症状与血压水平无直接关联,不可依赖症状判断。
4、风险分层
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或靶器官损害时,血压≥130/80毫米汞柱即需干预。吸烟、肥胖、家族史人群应提高筛查频率。
5、排除假性高血压
老年人动脉硬化可能造成假性高血压,需通过Osler试验或动脉硬化检测排除。白大衣高血压需结合动态血压监测鉴别。
确诊高血压后应每日固定时间监测血压并记录,减少钠盐摄入至每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小于24。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定期筛查血糖、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和心脏超声评估靶器官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