蜊壳爿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蜊壳爿是中药海蛤壳的俗称,常见用法包括内服煎汤、研末冲服、外用研粉调敷等。海蛤壳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瘿瘤瘰疬、胃痛泛酸等症状。
1、内服煎汤
将海蛤壳打碎后加水煎煮取汁服用,通常配伍其他中药共同使用。治疗肺热咳嗽时可配伍桑白皮、地骨皮等清肺药物,每日1剂分2次温服。煎煮前需先打碎或煅制以增强药效,常用剂量为10-15克。
2、研末冲服
煅制后的海蛤壳可研成细粉直接吞服或温水送服,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脘疼痛。常与海螵蛸、瓦楞子等配伍使用增强制酸效果,单次用量3-6克。粉末状药物吸收较快,但需注意防潮保存。
3、外用调敷
将煅海蛤壳研粉与醋或蜂蜜调成糊状外敷,可用于甲状腺肿大、乳腺增生等体表肿块。配合黄药子、夏枯草等药物可增强软坚散结效果。外用时应避开皮肤破损处,每日换药1次。
4、丸散制剂
海蛤壳常作为成分入药,如消瘿五海丸、海蛤散等中成药。消瘿五海丸含海藻、昆布等,主治瘿瘤初起。海蛤散则配伍青黛、瓜蒌等,专治肺热咳痰。使用中成药须遵医嘱。
5、配伍应用
临床常根据证型配伍不同药物,如治淋巴结结核配猫爪草,治胃溃疡配白及粉,治慢性支气管炎配矮地茶。配伍后可增强疗效,但需中医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组合用药。
使用海蛤壳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外感风寒咳嗽忌服。煅制品药性更温和,生用清热力更强。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若出现恶心、腹泻等不适应及时停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咨询医师。保存时应置于干燥处,防止受潮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