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治疗后要注意什么
骨性关节炎治疗后需注意关节保护、科学锻炼、体重管理、药物规范使用及定期复查。通过综合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1、关节保护
治疗后应避免关节过度负重或重复性损伤动作,如爬楼梯、深蹲等。日常可使用护膝、拐杖等辅助器具分散压力,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建议选择软底鞋或使用减震鞋垫,减少行走时关节冲击。
2、科学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和肌力训练,如游泳、骑自行车、直腿抬高等。每周锻炼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度。避免剧烈跑跳运动,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拉伸。
3、体重管理
超重患者需通过饮食调整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BMI建议维持在18.5-23.9。每日减少300-500大卡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比例,避免高糖高脂饮食。体重每减轻5%可显著降低膝关节负荷。
4、药物规范
遵医嘱按时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片等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使用双醋瑞因胶囊时需监测肝功能,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应避开破损皮肤。出现胃部不适或皮疹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5、定期复查
治疗后每3-6个月需进行X线或MRI检查评估关节间隙变化,检测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若出现关节肿胀加重、夜间静息痛或活动受限需提前复诊。长期随访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
骨性关节炎治疗后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保持每日关节活动度练习如踝泵运动,饮食中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选择牛奶、豆制品等食物。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睡眠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保持关节放松,如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