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药物性甲减
药物性甲减是指因服用某些药物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进而引发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见诱发药物主要有锂制剂、胺碘酮、干扰素、硫脲类抗甲状腺药、含碘造影剂等。
药物性甲减的发生机制与药物干扰甲状腺功能有关。锂制剂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长期使用可导致甲状腺肿大和功能减退。胺碘酮含大量碘元素,可能诱发碘诱发性甲减或甲状腺炎。干扰素可能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引发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硫脲类药物如甲巯咪唑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干扰激素合成。含碘造影剂中的碘负荷可能暂时抑制甲状腺摄碘功能。
药物性甲减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甲减相似,包括乏力、怕冷、体重增加、皮肤干燥、便秘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药物特异性反应,如胺碘酮所致甲减可能伴随心律失常加重。诊断需结合用药史、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抗体检测。多数情况下停药后甲状腺功能可逐渐恢复,但部分药物如锂制剂导致的甲减可能持续存在。
对于药物性甲减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是关键。轻度甲减可观察随访,中重度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日常需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湿润、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使用胺碘酮等高风险药物前应评估甲状腺功能,用药期间每3-6个月监测TSH水平。老年患者及有甲状腺疾病史者更需警惕药物性甲减的发生。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