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副作用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乏力等轻微副作用,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或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就医。
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是常见反应,与疫苗刺激局部免疫应答有关,可用干净毛巾冷敷缓解。部分人群接种后12-24小时内出现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38.5摄氏度,适当休息多饮水即可。轻度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反应多与个体免疫系统激活相关,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症状消退。
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可能出现荨麻疹、面部肿胀等速发型过敏反应,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抢救。接种后出现高热不退、抽搐等异常神经系统症状时,应考虑疫苗相关脑病可能,需住院进行糖皮质激素和脱水治疗。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接种后可能诱发肢体麻木无力,需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
接种后应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可及时处理。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抓挠接种部位,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帮助免疫调节。若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意识改变,须立即前往医院感染科或急诊科就诊,携带疫苗接种记录供医生参考。哺乳期妇女接种后无需停止哺乳,但需密切观察婴儿是否出现异常哭闹或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