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和心肌炎的区别
心肌损伤和心肌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泛指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或毒素等因素导致的损害,而心肌炎特指由感染、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
心肌损伤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死、药物毒性或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异常,但未必伴随炎症反应。其病理改变以心肌细胞坏死或凋亡为主,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如血管重建、停用毒性药物等。
心肌炎则主要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过敏反应诱发,病理特征为心肌组织淋巴细胞浸润和水肿。患者常出现发热、胸痛、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实验室检查可见炎症标志物升高。治疗需抗病毒、免疫调节及对症支持,重症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无论心肌损伤或心肌炎患者,均需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低盐饮食并限制液体摄入以减轻心脏负荷。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