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会引起其他哪些疾病
高血压可能引起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病、视网膜病变、心力衰竭等疾病。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眼等多个靶器官造成损害。
1、冠心病
高血压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严重时需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2、脑卒中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过高可能引发脑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突发偏瘫、言语障碍等症状。急性期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长期预防可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3、慢性肾病
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初期表现为微量蛋白尿,后期可能发展为肾衰竭。治疗需使用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配合低蛋白饮食,终末期需血液透析。
4、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可见动脉变细、出血渗出,严重时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需定期眼底检查,控制血压血糖,必要时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
5、心力衰竭
长期高血压使心脏负荷加重,最终导致心肌代偿性肥厚和泵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呋塞米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高血压患者需长期规律监测血压,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肾功能等指标,出现头痛、胸闷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