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痒痒咋回事
耳朵痒痒可能与外耳道湿疹、真菌感染、过敏反应、耵聍栓塞、外耳道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抗过敏治疗、抗真菌药物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掏耳加重损伤。
1、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常因接触过敏原或皮肤屏障受损导致,表现为耳道瘙痒、脱屑,可能伴随渗出。治疗需避免抓挠,局部可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或氧化锌软膏,严重时需口服氯雷他定片。保持耳部干燥,减少洗发水等化学刺激。
2、真菌感染
耳道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常见曲霉菌感染,瘙痒剧烈且伴白色分泌物。确诊需耳镜检查及分泌物培养,可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克霉唑溶液局部涂抹。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游泳后及时擦干耳道。
3、过敏反应
花粉、尘螨或金属耳饰可能引发过敏,表现为突发性刺痒伴红肿。需脱离过敏原,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缓解症状,局部冷敷减轻炎症。反复发作者建议检测过敏原,更换纯银或医用钛材质耳饰。
4、耵聍栓塞
耳垢堆积压迫耳道神经会引起瘙痒感,可能伴随耳闷、听力下降。切勿用棉签深掏,可滴入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冲洗。油性耵聍体质者需定期清理,避免使用耳烛等危险方法。
5、外耳道炎
细菌感染常因掏耳损伤或进水导致,除瘙痒外还有疼痛、流脓。轻症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发作期间禁止游泳,洗澡时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预防进水。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控制室内湿度在40%-60%减少真菌滋生。过敏体质者需勤换寝具,选择无香型洗护产品。若瘙痒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听力下降、流脓等症状,须立即就诊耳鼻喉科进行专业处理。耳道皮肤脆弱,不当处理可能引发鼓膜穿孔等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