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性瘫痪护理
脑性瘫痪的护理主要包括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并发症预防和家庭环境改造等方面。脑性瘫痪是一种由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护理需结合个体症状制定长期计划。
1、康复训练
针对运动障碍可进行物理治疗,如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协调练习,配合作业治疗改善精细动作。痉挛型患者需定期进行牵拉训练,肌张力低下型需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建议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每日训练30-60分钟,使用矫形器辅助维持正确体位。
2、营养支持
吞咽困难患者需调整食物质地,选择稠粥、果泥等易吞咽食物,必要时采用鼻饲喂养。注意补充钙、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善便秘。建议少量多餐,进食时保持坐位45度以上,餐后清洁口腔避免误吸。
3、心理疏导
学龄期患者易出现焦虑、自卑情绪,可通过游戏治疗、艺术表达等方式建立自信。家长需学习正向行为支持技巧,避免过度保护。建议定期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4、并发症预防
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观察泌尿系统感染迹象,保证每日饮水量。癫痫发作患者需按时服用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避免强光刺激。
5、环境改造
居家环境应移除尖锐物品,铺设防滑垫,浴室加装扶手。选择高度可调的桌椅,使用防侧翻餐具。建议配置体位变换器、站立架等辅助器具,夜间使用防坠床护栏。定期评估环境安全性并调整适配方案。
护理过程中需定期复查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记录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家长应学习急救技能,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应急处理措施。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与康复团队保持沟通,根据生长发育阶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相关推荐
01:52
03:27
01:34
0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