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怎么治疗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及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量减少、外力作用、内分泌紊乱、长期用药及年龄增长等因素引起。
1、保守治疗
适用于轻度压缩且无神经损伤的患者。卧床休息2-4周配合支具固定,可减轻椎体压力。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影响骨愈合。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稳定性。
2、药物治疗
基础治疗包括碳酸钙D3片补充钙质,阿仑膦酸钠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疼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合并维生素D缺乏需加用骨化三醇软胶囊。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微创手术
椎体成形术适用于疼痛持续4周以上的新鲜骨折,通过骨水泥注入稳定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同时恢复椎体高度,需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操作。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并发症概率较低。
4、开放手术
多节段骨折伴神经压迫需行椎管减压融合术,采用钛网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严重后凸畸形可选择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开放手术创伤较大,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耐受度。
5、康复训练
急性期后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6周后逐步增加抗阻力运动。水中步行训练可减少关节负荷,功率自行车有助于维持骨密度。所有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负重导致再骨折。
日常需保证每日1000-1200mg钙摄入,优先选择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建议使用防滑垫、扶手等居家防护设施,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康复期间出现新发疼痛需及时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