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体内湿气重喝什么茶好

60560次浏览

体内湿气重可以适量饮用陈皮普洱茶、茯苓薏米茶、红豆薏仁茶、荷叶山楂茶、生姜红枣茶等,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颗粒、藿香正气口服液、香砂六君丸、二妙丸、平胃散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并配合饮食调理。

一、食物

1、陈皮普洱茶

陈皮普洱茶由陈皮与普洱熟茶配伍,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普洱熟茶可温胃散寒。两者合用有助于化解脾胃湿浊,适合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者。饮用时建议选用三年以上陈化陈皮,避免空腹饮用。

2、茯苓薏米茶

茯苓利水渗湿,薏米健脾祛湿,两者配伍可增强利水消肿功效。适合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的湿重人群。建议将薏米炒至微黄后与茯苓同煮,减少生薏米的寒凉之性,脾胃虚寒者可加两片生姜。

3、红豆薏仁茶

红豆与薏仁均有利水作用,红豆侧重解毒排脓,薏仁长于健脾止泻。适合湿热型体质伴痤疮、口苦症状者。建议选用赤小豆而非普通红豆,煮茶前浸泡2小时更易煮烂释放有效成分。

4、荷叶山楂茶

荷叶清热化湿,山楂消食导滞,适合湿热内蕴兼有消化不良者。新鲜荷叶需焯水去涩,干荷叶用量不宜超过10克,胃酸过多者应减少山楂比例。

5、生姜红枣茶

生姜温中散寒,红枣补脾和胃,适合寒湿困脾导致的畏寒、腹泻。建议早晨饮用,生姜连皮切片保留姜辣素,体热者需减少生姜用量。

二、药物

1、参苓白术颗粒

含人参、茯苓、白术等成分,能补脾胃、益肺气,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感冒发热患者不宜使用。

2、藿香正气口服液

含广藿香、紫苏等芳香化湿药,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对夏季暑湿感冒伴呕吐腹泻效果显著,酒精过敏者应选择无醇型制剂。

3、香砂六君丸

由木香、砂仁配伍四君子汤组成,擅长治疗脾虚气滞的脘腹胀满。建议饭前服用,阴虚内热者慎用,服药期间保持饮食清淡。

4、二妙丸

黄柏、苍术组成,专治湿热下注导致的足膝红肿、白带异常。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泻属正常现象,长期服用需监测肝功能。

5、平胃散

含苍术、厚朴等燥湿药物,针对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建议用生姜三片煎汤送服增强药效,孕妇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湿气重人群除饮茶调理外,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减少生冷瓜果摄入。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穿着透气棉质衣物保持皮肤干爽。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必要时配合艾灸、拔罐等外治法综合调理。

相关推荐

肠胃湿气重如何去湿气
胃肠湿气重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祛湿。胃肠湿气重可能与饮食不当、环境潮湿、脾胃虚弱、肝胆湿热、痰湿内蕴等因素有关。
后背长痘痘是湿气重吗
后背长痘痘可能与湿气重有关,但更多由毛囊炎、痤疮、真菌感染等因素引起。湿气重属于中医概念,可能表现为皮肤油腻、痤疮反复,但需结合西医诊断明确具体病因。
男性湿气重喝什么茶好
男性湿气重可以适量饮用陈皮普洱茶、薏米红豆茶、茯苓荷叶茶、生姜红茶、玉米须茶等茶饮,有助于祛湿健脾。
湿证为什么容易误诊
湿证容易误诊可能与症状非特异性、与其他疾病表现重叠、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湿证在中医范畴内主要表现为头身困重、关节酸痛、舌苔厚腻等,但现代医学检查常无明确对应指标,导致辨识困难。
体内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体内湿气重可能出现头重如裹、肢体困倦、食欲不振、大便黏滞、舌苔厚腻等症状。湿气重多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外感湿邪、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
胖是不是湿气重的原因
湿气重是可能引起肥胖的,但是肥胖并不一定都是由湿气重引起。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虚关系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系。所以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伴有脾肾气虚,或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等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形体肥胖,喜欢吃肥甘厚腻的食物,或者喜好喝酒、身体沉重、肢体困倦,可能还会伴有头晕、胸闷、腹胀、大便黏滞不爽。而痰湿型肥胖的患者,如果服用去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也是有限的。
语音时长 01:43

2021-12-30

72005次收听

去湿气是不是真的能减肥
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的。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的关系也很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伴有脾肾气虚,或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如果服用祛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也是有限的。因此,肥胖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和综合调理,同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劳逸适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语音时长 01:44

2021-12-30

92957次收听

湿气重有齿痕可不可以吃黄芪
湿气重,有齿痕,是可以吃黄芪进行调理的。中医认为,人体的脾脏主运化的功能,有运化水湿的作用。但是,如果当脾气虚、脾失健运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内水湿内停的情况,水湿运不出去就是湿气,而黄芪是一种补气的中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补气、止汗、利尿、消肿,有祛湿的效果,因此是可以用于湿气重,有齿痕的患者使用的。对于湿气的治疗和调理,主要以健脾益气为主。凡是具有健脾作用的药物或者食物,都有去除湿气的功能,但是黄芪本身的武器力量是比较强的,而且性味偏于甘温,如果是本身体质比较弱的患者,同时湿气也比较严重,最好服用黄芪的时候,先从小剂量开始,不能按照正常人的剂量计算,否则可能会导致上火,出现牙痛、嗓子痛、便秘等情况。另外,湿气比较重的患者,除了中药调理,饮食上也可以进行调理。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胃、渗水、利湿的食物,比如薏米就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可以自己熬红豆薏米粥。另外,饮食上也要注意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一些生冷或者是寒性的食物。
语音时长 02:30

2021-10-15

76940次收听

02:01
湿气重会拉肚子吗
湿气重可能会导致拉肚子。中医讲湿盛则濡泻,一般的湿气盛就容易导致泄泻,也就是常说的拉肚子。脾湿运化以后,它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就容易导致舌苔厚腻、大便溏泄等表现。治疗湿气重的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就是健脾祛湿,中医常用的方剂是健脾丸,参苓白术散、资生丸等等。作为一种食疗,中医也常用山药、薏米、莲子、芡实煮粥治疗湿气盛导致的大便溏泄。
02:30
去湿气的中药可以减肥吗
去湿气的中药对于痰湿性肥胖的患者是有效的,但是效果也是有限的。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虚关系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系。因此,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的。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半是有脾肾气虚,或者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等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的中药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症状,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形体肥胖,喜欢吃肥甘厚腻的食物,或者喜好喝酒,身体沉重,肢体困倦,可能会伴有头晕、胸闷、腹胀、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而肥胖型患者如果服用去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有限。
02:55
湿气重的患者不能吃哪些食物
湿气重内因是根本原因,内湿是脾气不足、肾气不足。脾气不足是由于饮食不洁。饮食不洁包括饮食量的饥一顿、饱一顿,另外包括食物质地的问题,长期吃肥甘厚腻,或者是长期贪凉、饮冷,这种情况都会损伤脾的阳气,阳气不足脾主运化的功能下降,脾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功能下降,湿气停留在体内。因此,湿气重的人就不能吃一些有损益脾气的食物,主要就是一些肥甘厚腻的,像红烧肉各种肉类的食物,另外像一些冰镇的饮料、食物等,这一类的食物对于湿气重的人是不能吃的。
汗蒸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促进血液循环和汗液排出,减轻关节炎,美容。汗蒸是加温使人流汗,是一种高热的物理治疗方法,汗蒸的主要功能是透过高温使人体的毛孔打开,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汗液的排出,能够减轻关节炎,包括一些寒性疾病导致的胃肠病或者是寒性邪气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而且通过高温使人体的血液流通加快,可以起到部分的美容作用,那么通过高温排汗能使我们的皮肤更加的光滑,而且排汗有助于我们减肥排毒,促进了皮肤的这个整体的新陈代谢。中医在讲这个治疗方法的时候有汗吐下三法,这三法都属于泻法,那么其中这个汗蒸与中医的汗法实际上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就是我们通过排汗将体内的邪气,尤其是寒邪,还有湿邪可以通过汗液将其带出体外,所以汗蒸可以起到同中医汗法有类似的治疗作用。
语音时长 01:31

2019-11-13

59313次收听

孕妇湿气重怎么办
孕妇湿气重,适当运动配合饮食调理。怀孕期间气机往往不畅,增大的子宫,会影响人体气血和气机的运行,容易出现气机不畅。气机不畅最主要表现是湿气重,因为气不能化湿,可以调理气机。适当活动,因为怀孕了就不活动了,每天在屋里坐着或者躺着,会造成气机的不畅,适当活动调理气机是有作用的。另外,饮食上可以吃祛湿的食物,比如冬瓜、薏米,有健脾祛湿的作用,或者吃茯苓等。饮食上还需要注意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油腻的食物消化不了,会形成湿气,加重脾胃的功能使湿气更重。
语音时长 01:16

2018-03-30

65732次收听

01:56
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湿气重有如下症状:一、易感困倦;二、有头重、眼重、腹胀感;三、会出现黏滞状态,如口中黏腻、耳屎黏滞;四、呈现不清爽状态,如头油、皮肤黏腻、面部长痘、痤疮等;五、出现代谢问题,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
02:18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祛除湿气可采取健脾祛湿、温寒散湿、辛温发汗等方法,可经常食用一些莲子、山药、白扁豆、藿香等健运脾湿的食物,也可采用饮汤或泡足出汗的方式散寒祛湿。寒与油腻不利于湿邪的运化和方化,所以体内有湿者不可贪凉,饮食忌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