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舌苔厚白发烧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8-05-2164129次浏览

舌苔厚与反复发热是有关系的,感染可以影响消化功能。物理降温的方法有:温水擦澡,头枕冰袋,减少衣物,多喝水。还有可能是存在特殊病原感染,建议复查血常规,看看除了发热有没有皮疹,眼睛红,口唇红,裂口等症状。 

舌苔出现厚白其实是一种比较现象,不必过多担心,但是这也是对目前身体状况敲响了警钟。一般来说,舌苔出现厚白情况是你的肠胃开始出现问题。常常见于各种胃炎、肠炎及口臭症状中,还可以去做些检查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舌苔厚白还是与胃火密切相关,容易导致口腔里有难闻气味,甚至出现口臭。还会影响人的胃口,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有可能会引起胃热,产生积热就会导致面疮。所以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舌苔厚白发烧也有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舌苔属于白腻苔,受寒表现,按照季节看,目前多是流感病毒导致的感冒,治疗以抗病毒为主,配合阿奇霉素同时应用,效果更佳,有咳嗽严重者服用化痰止咳药物如橘红痰咳冲剂,发热时以物理降温为首选,必要时服用退烧药降体温,多休息多饮水。

相关推荐

舌苔很厚严不严重
舌苔很厚严不严重不能一概而论。首先看有没有基础疾病,如果没有基础疾病,单纯的舌苔厚问题不大,如果有基础疾病,要看具体的基础疾病是什么。肺、脾、肾和人体水液代谢有比较大的关系,所以这三个脏器受损的时候,可以引起舌苔比较厚。其次还有一种是湿热会引起舌苔黄腻。如果没有基础疾病,这一类的患者是比较容易治的,通过祛湿温阳就可以解决了,可以用龙胆泻肝汤清除胆经的湿热,可以治疗因为湿热引起的舌苔厚,如果有基础疾病,比如肿瘤,比如心脑血管疾病,这些很严重的疾病引起的舌苔厚,可能已预示着这个疾病很难治。
语音时长 01:31

2021-12-30

75792次收听

02:37
婴儿舌苔厚白怎么办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给婴儿喂一些健胃消食的食物,或者是对婴儿进行按摩、推拿治疗,比如婴幼儿采取捏脊的疗法,都是治疗积食、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如果给婴儿喂的食物,包括母乳特别多的情况下,超过了婴儿的系统的消化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食物在消化器官,在胃肠里边积聚的情况,也就是平常说的积食,小婴儿出现积食以后,就会出现舌苔比较白,舌苔比较厚,同时会出现腹胀或者是大便比较臭,夜里睡觉不安。如果时间一长,可能会出现毛发的异常,就是头发发黄、头发打绺等等。多数情况下,如果是婴儿舌苔白厚,往往就是婴幼儿出现身体积食的情况。
02:00
舌苔发黑一定是胃癌吗
舌苔发黑不一定是胃癌。舌苔发黑只有两种情况下会出现。一种叫极寒的情况下,就是人体内脏患病之后,人体处于阳气极度虚弱,阴寒内盛的情况下,他处于舌苔很黑的状态。第二种就是人体阳气太盛,煎熬津液。胃癌在早期的时候,人体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是没有任何感知的,只有到胃癌晚期,人体极度衰弱,人体阳气极度衰弱或者阴液极度耗竭的情况下,会出现舌苔发黑。对于一些其他的疾病,在晚期的时候,人体阴阳离决,人体阳气极度耗竭或阴气极度耗竭时候,也出现舌苔发黑,比如说肝癌,肺癌、胰腺癌等等,都会出现舌苔发黑情况。
02:14
舌头有一块没有舌苔是怎么回事
舌头有一块没有舌苔,属于花剥苔,有的是先天形成,也有的是后天所形成,成年人有此舌苔,常是阴虚血亏的表现。该剥苔位置与疾病的诊断也有关系。若舌头的前端见到花剥苔,常是心阴不足;若舌根部见到花剥苔,常是肝肾阴虚;若舌中部无苔,常是胃阴不足。形成的原因也较多。第一,过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第二,食用太多的补药或温热药;第三,偏食,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菜,尤其是不喜欢吃绿叶菜,易导致维生素的缺乏,也容易导致舌苔的花剥;第四,缺觉,也会导致虚火内生,灼伤胃阴,出现花剥苔。
舌苔黄腻怎么治疗
舌苔黄腻的患者要使用药物并配合运动治疗。舌苔黄腻是由于人体内的湿热聚积引起。一、如果外来的湿热,需要使用清热化湿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藿香正气,藿香、木香具有芳香开窍、芳香化湿的功能,同时配清热解毒的药物,比如金银花、菊花等,鸡蛋花、木棉花具有清热化湿的功效。如果由于饮食过多导致食集、食淤、郁而化热,可以用消食的药物,比如神曲、鸡内金、或山楂,帮助体内的湿气能够化掉。二、湿久聚而生痰导致舌苔黄腻,是一种痰热的表现,湿聚而生痰,既痰而化热,所以叫痰热,所以解决湿热型的痰热,就需更强有力的药物,比如陈皮、菊红、半夏、天南星这类具有化痰化湿的药物治疗。三、注意运动,湿热重的人有一种困重、发热的感觉,所以要适当的运动,增强体内的气脉循环,气血一循环,阳气一流动,湿气就易化掉,另外热气也易透发出去,因为运动微微出汗,出汗时热会散发,运动过后,有时候排尿,各种代谢都比较快,湿热这些代谢产物,很快就可以清除出去。
语音时长 02:20

2020-04-22

57784次收听

03:15
舌苔白厚怎么调理
舌苔白厚,说明身体内有寒湿。饮食调理上要注意:一、吃一些温性、芳香的食物比如姜、辣椒、花椒等,麻辣可以化寒湿,具有有温阳补气的作用,配八角、桂皮、草果、豆蔻等,具有温阳化气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能够化出寒湿。二、注意良性的瓜果、蔬菜要适当控制,别吃太多,比如萝卜、冬瓜等,如果一定要吃,可以把它多滚一滚,做成老火靓汤,或者把它炖得熟透一点,另外配姜、蒜这些配料和调料,食物的寒性就会下降。三、冰激凌、酸奶比较寒凉的东西,不要吃太多,在舌苔白厚的情况下,中止食用。四、多喝温水,适当做一些运动,五、做脾胃部穴位的艾灸,温通经络的方法都会对寒湿的体质有所帮助。
舌苔厚要怎么办
舌苔厚反应的是脾胃功能失调,大部分反映的是脾虚有湿气。可通过运动、食用祛湿类食物的方式促进体内湿气排出。中医认为,湿气是由于水液代谢失常引起。正常情况下,水液进入人体后,通过脾胃吸收,肺气宣发肃降,肾气蒸腾,完成完整正常的生理循环。若功能正常,不会产生湿气。若中肾气、脾气或肺气失调,可能产生水液运行失常,尤其是脾胃功能失调,如吃生冷瓜果,影响脾胃功能产生湿气,表现舌苔厚腻垢,且舌苔舌头中比较粘腻。
语音时长 01:58

2019-10-31

64748次收听

舌头发白的原因
造成舌头发白可能是因为身体中水湿代谢停滞,进而造成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症。口腔的分泌物不断的增多,也会影响到舌头的颜色,让舌头呈现出白色,并且会造成患者气管内的痰液分泌也会随之的增多。这样会不断地弱化舌头的角化细胞,造成角化细胞发生改变,使得患者舌头细胞开始肿胀,并且不会轻易的脱落。此外舌头变成白色,还会是寒证的缘故,或者是表现出寒湿证,往往在天冷的时候表现出来。寒气会损伤身体的中气,造成中气的亏损。
语音时长 01:32

2019-09-16

62994次收听

舌头上有齿痕怎么回事
舌头上有齿痕可能是生理因素、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阳虚、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舌苔发白怎么治疗
很多时候人们的身体都会出现小症状,尤其是舌苔出现厚白,这样的情况很多,大家都很想知道怎么办?一般情况下,人的舌苔出现厚白情况,很有可能是肠胃开始出现问题,有可能是各种胃炎、肠炎及口臭及更多症状,如果舌苔已经出现很厚不见底的时候,这也说明病情是处于一个比较严重的状态下了,及时去做些检查是很重要的。
舌苔发黑会死吗
在人的口腔里(包括舌苔上)生长有各式各样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它们平时互相制约,保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对人的健康也没有什么妨碍。如果因为疾病的需要,应用了大量多种广谱抗生素,那么这些微生物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一些对抗生素比较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相对不怕这些抗生素的霉菌却乘机大量生长。
舌苔发黑是什么原因
舌头是每个人身体的重要器官,舌头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品尝食物的味觉,而很多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时候也会观察舌头的情况,那么舌苔发黑是什么原因?舌苔发黑的原因有很多,下文是有关舌苔发黑的相关介绍,可以了解一下。
舌苔发黄口臭吃什么药
舌苔发黄口臭,首先我们应该判断的是,舌苔发黄口臭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引起的,而且舌苔的发黄口臭,只是说疾病的一个症状,而且不是一个主要的症状而已,所以我们在舌苔发黄口臭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用药,主要针对的是患者存在舌苔发黄口臭时的主病、主症是什么而选取,比如说胃火炽盛的胃痛,大多数见于肝胃郁热的情况,选用的药物是化肝煎;如果有这种嗳腐吞酸的情况的话,我们选用的药物是左金丸;还有糖尿病的患者舌苔发黄和口臭的,一般情况下,选用的药物是玉女煎或者是六味地黄丸加减;另外湿热困阻,引起来的腹泻、腹痛或者是便秘,在泄泻的时候,我们一般选用的是葛根芩连汤,腹痛的情况,大多数用的是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或者是承气汤一类。实际上所有的这种舌苔的发黄和口臭,它只是一个伴随症状而已,我们从头到脚,有可能有很多的疾病,都会出现这种伴随的症状,有这种问题,还是需要找这种专业的医生来判断是由于某种疾病或者是由于某一个辩证的症型引起来的症状,做到精准用药,改善症状的作用,不要自己随意听到专家也好,或者是各种养生栏目也好,就去选择药物,毕竟不是专业人士,难免会有偏差,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语音时长 02:26

2018-04-11

57870次收听

为什么舌苔发白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些医生能够根据舌头的不一样来判断一个人有的病症,所以很多人都会比较注意自己舌头的变化,引起舌苔发白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我们平时工作劳累以及精神紧张的话,就容易出现脾虚,此时舌苔是发白的,但也有可能是肺虚引起的。
03:36
舌苔发白是什么病
舌苔发白可见于几乎所有的疾病。中医的很多疾病会见到相同的症候表现,如普通的感冒、腹痛腹胀、关节炎痹症等,都会导致舌苔发白的情况出现。根据舌苔变化情况能够很好判断患者的愈后,所以这舌苔既是疾病症候的指标,也是疾病治疗转归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