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虚肝旺有什么症状

53134次浏览

血虚肝旺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月经不调等症状。血虚肝旺可能与长期失血、营养不良、情志不畅、久病体虚、肝郁化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失眠、胁肋胀痛、口干咽燥、情绪烦躁、爪甲干枯等症状。

1、头晕目眩

血虚肝旺患者常因肝血不足导致脑窍失养,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多伴有站立时加重、劳累后明显等特点。这类症状与肝阳上亢或气血两虚相关,可能伴随耳鸣、头重脚轻感。日常可通过避免突然起立、减少长时间用眼来缓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养血清脑颗粒、天麻钩藤颗粒等中成药调理。

2、面色苍白

肝血不足会影响面部气血充盈度,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唇甲色淡,皮肤干燥脱屑。这类症状常见于慢性失血或脾胃虚弱人群,可能伴有乏力、气短等气血双亏表现。建议适当食用猪肝、红枣等补血食物,必要时可配合四物合剂、当归补血口服液等药物改善。

3、视物模糊

肝开窍于目,血虚会导致目失所养,出现视物模糊、眼睛干涩、视力减退等症状,夜间或疲劳时加重。这类症状与维生素A缺乏或青光眼等眼病需鉴别,可能伴随飞蚊症、畏光等表现。可适量补充胡萝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眼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考虑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中成药。

4、肢体麻木

血虚不能濡养筋脉时,可能出现手足麻木、肌肉瞤动或抽筋,常见于四肢末端,寒冷环境下加重。这类症状需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区分,可能伴有蚁行感、刺痛等异常感觉。建议注意肢体保暖,适度按摩,严重者可遵医嘱选用舒筋活血片、血府逐瘀胶囊等活血通络药物。

5、月经不调

女性患者多见月经量少、经期延迟或闭经,经血色淡质稀,可能伴有经期头痛、乳房胀痛等肝郁症状。这类症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相关,可能伴随排卵障碍、不孕等问题。日常应避免过度节食,可食用黑芝麻、阿胶等滋补品,药物调理可选择乌鸡白凤丸、逍遥丸等疏肝养血类中成药。

血虚肝旺患者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多摄入动物肝脏、深色蔬菜、坚果等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冬季注意防寒保暖。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失眠、持续眩晕等情况,应及时到中医内科就诊,进行脉诊、舌诊等辨证检查,避免自行长期服用补血药物掩盖潜在疾病。

相关推荐

女人血虚吃什么好
女性血虚可以适量吃红枣、猪肝、黑芝麻、枸杞、菠菜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阿胶浆、益气维血颗粒、驴胶补血颗粒、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并配合饮食调理。
为什么“怒伤肝”
“怒伤肝”是中医理论中情志与脏腑关联的经典表述,指长期或强烈的愤怒情绪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等病理变化。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绪波动直接影响其生理功能。
肝气郁结可以痊愈吗
肝气郁结通常可以痊愈,通过疏肝解郁的调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症状。肝气郁结多与情绪压力、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情绪抑郁、月经不调等。
女人血虚的症状和调理方法
女性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量少色淡等症状,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运动调理、起居调理、情志调理等方式改善。血虚可能与营养不良、慢性失血、脾胃虚弱、久病体虚、先天不足等因素有关。
补肝血的办法
补肝血的食物补肝血的食物有菠菜、鸡肝、猪血、苋菜。菠菜的营养丰富,还能疏肝养血、滋阴润燥,经常食用可以养肝护肝。鸡肝补血养肝,是食疗养肝的佳品,可以改善老年人肝血不足引起的眼干眼涩或流泪的症状。猪血,鸭血营养丰富,可以补养肝血,维持肝脏的功能。苋菜富含铁元素,提供给人体丰富的造血原料,促进造血,补充肝血,还能清热利湿,缓解肝火上炎的目赤目痛的症状。补肝血最好的中成药补肝血可以吃归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补益肝血的中成药。归芍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增加了当归和白芍,能够起到补肝血、补肾气的作用。杞菊地黄丸,它同样是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枸杞子和菊花。可以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可以起到补精、清肝明目、补肝血的功效。但是大家却不可以盲目乱用,否则会适得其反,给身体带来伤害,建议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补肝血的小偏方补肝血不存在偏方,但有调理肝脏的穴位。常见的穴位有足三里穴、太冲穴、期门穴、肝俞穴等。1、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双下肢小腿前外侧,在膝部、髌骨与韧带外侧凹陷位置下四横指的部位,距胫骨前缘一横指;2、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接合前的凹陷处,是肝经的元穴也是腧穴,是肝经重要的穴位;3、期门穴:期门穴是肝经的最后一个穴位,位于乳头之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期门穴是肝的募穴,也跟脏腑的活动密切相关;4、肝俞穴:肝俞穴与期门穴相互联系,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在脊柱旁开1.5寸,第9胸椎棘突下的位置。若需要通过针灸等方法,刺激上述这些穴位,来调理肝脏,建议在正规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操作,避免发生不良情况。补肝血的药中成药可以试着服用一些四物丸、八珍丸等。如果说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最好是去当地的中医院系统的开一些补肝血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另外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吃一些食物来进行调理。比如说大枣、红豆、阿胶这种都可以。中医来说,肝脏本身具有藏血的功能。如果说患者出现了肝血亏虚的情况,那么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四肢无力。所以要及时调理,以免病情恶化。
语音时长 03:21

2022-08-18

124932次收听

03:40
补肝血的方法
补肝血的食物补肝血的食物有菠菜、鸡肝、猪血、苋菜。菠菜的营养丰富,还能疏肝养血、滋阴润燥,经常食用可以养肝护肝。鸡肝补血养肝,是食疗养肝的佳品,可以改善老年人肝血不足引起的眼干眼涩或流泪的症状。猪血,鸭血营养丰富,可以补养肝血,维持肝脏的功能。苋菜富含铁元素,提供给人体丰富的造血原料,促进造血,补充肝血,还能清热利湿,缓解肝火上炎的目赤目痛的症状。补肝血最好的中成药补肝血可以吃归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补益肝血的中成药。归芍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增加了当归和白芍,能够起到补肝血、补肾气的作用。杞菊地黄丸,它同样是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枸杞子和菊花。可以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可以起到补精、清肝明目、补肝血的功效。但是大家却不可以盲目乱用,否则会适得其反,给身体带来伤害,建议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补肝血的小偏方补肝血不存在偏方,但有调理肝脏的穴位。常见的穴位有足三里穴、太冲穴、期门穴、肝俞穴等。1、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双下肢小腿前外侧,在膝部、髌骨与韧带外侧凹陷位置下四横指的部位,距胫骨前缘一横指;2、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接合前的凹陷处,是肝经的元穴也是腧穴,是肝经重要的穴位;3、期门穴:期门穴是肝经的最后一个穴位,位于乳头之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期门穴是肝的募穴,也跟脏腑的活动密切相关;4、肝俞穴:肝俞穴与期门穴相互联系,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在脊柱旁开1.5寸,第9胸椎棘突下的位置。若需要通过针灸等方法,刺激上述这些穴位,来调理肝脏,建议在正规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操作,避免发生不良情况。补肝血的药中成药可以试着服用一些四物丸、八珍丸等。如果说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最好是去当地的中医院系统的开一些补肝血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另外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吃一些食物来进行调理。比如说大枣、红豆、阿胶这种都可以。中医来说,肝脏本身具有藏血的功能。如果说患者出现了肝血亏虚的情况,那么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四肢无力。所以要及时调理,以免病情恶化。
肝郁血瘀怎么调理
肝郁血瘀的人群容易出现急躁、易怒、腹胀、情志抑郁的情况。可以吃一些舒肝丸、固元糕、逍遥丸等等,患者平时还要多吃一些养护脾胃、力气疏肝的食物,比如薏米、核桃、山楂等等。多与人交流,调节情绪,并要养成良好的作息的习惯。
肝肾阴虚有哪些症状
肝肾阴虚的症状为肝阴虚和肾阴虚的组合,肝阴虚的表现为口苦、咽干、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肾阴虚的表现为腰膝酸软、遗精、全身乏力、失眠、多梦、心悸、汗出、甚至盗汗出。另外,比较典型的表现还有舌红少苔,脉象表现为脉弦细数。
语音时长 01:38

2018-06-22

67801次收听

肝血虚是指什么
肝血虚是由于失血过多、久病伤及阴血、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不利引起的肝血亏虚的一系列症状。肝血虚失于濡养,比如筋脉失于濡养,会出现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头部和眼睛失去肝血的濡养,会出现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33

2018-06-22

60938次收听

肝郁血虚是指什么
肝郁血虚是中医的一个病机名词,肝脏需要阴血的滋养,功能才能正常。肝郁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在妇科,月经会提前或错后,肝郁还可能会引起血瘀,会出现肚子疼、不孕等情况,在月经前,肝气不舒会出现一些精神的症状,比如烦躁、乳房胀痛。
语音时长 02:03

2018-06-13

56673次收听

肝郁气滞怎么治疗
肝郁气滞需要保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可用花茶调理身体,必要时用药治疗。肝郁气滞往往是由心情不畅、生气、恼怒、心情低落等造成的脾胃气机阻滞,导致脘腹胀满、两胁胀痛等症状。患者需要保持心情愉快,平时可以和朋友聊天、增加社交活动,接近大自然等,也可以在上午9到10点钟或下午3、4点钟到户外晒太阳,对保持心情愉快很有帮助。平时也可以用玫瑰花、月季花、合欢花泡水代茶饮,有舒肝解郁、调理气机的作用。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选择舒肝解郁胶囊、逍遥丸、丹栀逍遥丸、柴胡舒肝散、开胸顺气丸等。舒肝解郁胶囊:由贯叶金丝桃、刺五加组成,具有舒肝解郁、健脾安神的作用。而逍遥丸、加味逍遥丸:是传统经典方,具有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语音时长 01:45

2018-04-11

59631次收听

01:39
什么是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是中医肝肾的阴液不足,虚热内扰所形成的一系列症候,一般是由于先天不足或久病劳伤,伤及了肝肾之阴。常见症状为眼花、眼干、易疲劳、腰膝酸痛、耳鸣等,肝肾阴虚多见于老年或久病的患者,因为病的时间较长,所以造成了肝肾阴虚。
02:16
肝肾阴虚的症状有哪些
肝肾阴虚的症状为肝阴虚和肾阴虚的组合,肝阴虚的表现为口苦、咽干、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肾阴虚的表现为腰膝酸软、遗精、全身乏力、失眠、多梦、心悸、汗出、甚至盗汗出。另外,比较典型的表现还有舌红少苔,脉象表现为脉弦细数。
02:06
肝血虚是什么意思
肝血虚是由于失血过多、久病伤及阴血、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不利引起的肝血亏虚的一系列症状。肝血虚失于濡养,比如筋脉失于濡养,会出现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头部和眼睛失去肝血的濡养,会出现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等症状。
01:58
肝气郁结的症状有哪些
肝气郁结即肝郁气滞,主要因肝的调畅功能出现障碍所引起。中医认为当肝郁气滞时,肝经所走行的部位就会出现问题,如头部、胸部两侧、乳房、小腹等,表现为头疼、眩晕、口苦、两胁胀痛、小腹坠痛、月经不调等相对应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