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梗阻洗胃方法

幽门梗阻可通过留置胃管洗胃、内镜下冲洗、手术造瘘洗胃等方式处理。幽门梗阻多由消化性溃疡、肿瘤压迫或先天性畸形引起,常伴随呕吐、上腹饱胀等症状。
经鼻或口腔插入胃管后,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胃腔。适用于不完全性梗阻或术前准备,操作时需注意胃管位置确认,避免误入气道。冲洗液量每次不超过500毫升,可帮助清除胃内潴留物,缓解腹胀症状。操作后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低钾血症。
通过胃镜直视下进行精准冲洗,能同时观察梗阻部位病变情况。适用于怀疑肿瘤或溃疡出血的病例,可同步进行活检或止血操作。需在静脉麻醉下进行,冲洗后留置减压管持续引流。该方法对黏膜损伤较小,但需要专业内镜技术支持。
对完全性梗阻或反复发作病例,需手术建立胃造瘘通道。通过腹壁造瘘口置管,实现长期引流和营养支持。常见术式包括Stamm造瘘或Witzel造瘘,术后需定期更换造瘘管并保持周围皮肤清洁。该方法能有效解决梗阻问题,但存在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
幽门梗阻患者洗胃后应保持半卧位,避免误吸风险。饮食需从清流质逐步过渡至低纤维软食,少食多餐。日常注意记录呕吐物性状和次数,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梗阻改善情况。合并消化性溃疡者需规范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肿瘤患者应及时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