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脾虚寒湿重怎么调理

70089次浏览

脾虚寒湿重可通过饮食调节、中药调理、运动锻炼、穴位按摩、艾灸等方式调理。脾虚寒湿重可能与饮食不当、久居寒湿环境、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肢体困重等症状。

1、饮食调节

脾虚寒湿重患者可适量食用山药、莲子、芡实等健脾祛湿的食物,避免生冷寒凉、油腻辛辣的食物。山药具有补脾益肺、固肾益精的功效,莲子可健脾止泻、养心安神,芡实能健脾除湿、益肾固精。日常可煮山药粥、莲子羹等食疗方,有助于改善脾虚寒湿症状。

2、中药调理

脾虚寒湿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丸等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附子理中丸能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香砂六君丸可益气健脾、和胃化湿,适用于脾虚气滞导致的消化不良、腹胀。

3、运动锻炼

脾虚寒湿重患者可进行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温和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可健脾和胃,太极拳的缓慢动作能调和气血。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脾虚症状。

4、穴位按摩

脾虚寒湿重可按摩足三里、中脘、阴陵泉等穴位。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能调理脾胃、化湿降逆。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可健脾渗湿、通利三焦。每日按摩这些穴位5-10分钟,有助于改善脾虚寒湿症状。

5、艾灸

脾虚寒湿重可艾灸神阙、关元、脾俞等穴位。神阙穴在脐中部,具有温阳散寒、健脾和胃的作用。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能温补元气、调理冲任。脾俞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健脾和胃、利湿升清。艾灸这些穴位每次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为宜,注意避免烫伤。

脾虚寒湿重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居住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饮食宜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情绪方面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思虑伤脾。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相关推荐

出现脾阳虚有哪些征兆
脾阳虚的征兆主要有畏寒肢冷、食欲减退、大便溏薄、肢体浮肿、神疲乏力。脾阳虚多由饮食生冷、久病体虚、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需结合温补脾阳、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改善。
脾虚的症状及调理方式有哪些
脾虚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溏、肢体倦怠等症状,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运动调节、穴位按摩、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改善。脾虚多与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长期未调理可能影响气血生化功能。
一直放臭屁究竟是怎么回事
主要是消化不好,也就是脾胃失调。为什么脾胃失调,有可能特别爱吃凉的、爱吃肉、寒凉物进的太多就容易脾虚。什么叫脾虚,脾胃不干活儿就叫虚,虚了以后就肠不蠕动,吃了肉、蔬菜、鱼,没有消化,时间长了就跟垃圾似的,现在生活垃圾定时定点的倒,第二天不收肯定就有味儿。再加上吃点儿水果、吃点甜的肚子就胀,有胀气,这样一放屁就真的很臭。所以建议,如果确实是大便的时候或者是排气的时候异味特别重,首先要注意脾的问题,可以吃一些健脾的药,同时吃饭的时候,尽量吃容易消化的。什么是容易消化的,比方大饼和馒头,发面的比较容易消化。
语音时长 01:25

2021-07-09

103561次收听

1岁宝宝脾虚如何调理
1岁宝宝脾虚可以在饮食上尽量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比如莲子、山楂、山药、核桃、龙眼、红枣、白果等,坚持服用会得到一定改善。但是一次性避免过多进食适当即可,否则也会引发不良反应。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中医理疗进行改善,比如推拿、按摩、针灸等都会起到很好的疗效。但是在按摩时一定要注意力度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宝宝疼痛。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使用健脾益气的药物一起治疗。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孩子着凉,要随着季节变化适时的增减衣物。
语音时长 01:17

2021-06-07

84632次收听

脾虚什么来调理
脾虚的调理需辨证施治,比如用中药或者是食疗方式调理身体。一、腹泻主要表现为满腹疼痛绵绵,得温痛减,遇冷更甚,或兼呕吐不能食,治宜温中散寒。一般用附子粳米汤,或大建中汤。二、泄泻。由于暴注水泻,短时间内导致脾阳大虚,更多见于慢性腹泻,病程日久,饮食不化,缠绵不愈,时轻时重,腹痛隐隐,得温则舒,这种一般养胃津,温胃治疗。三、痢疾。久痢不愈,因寒积久日肠中,腹痛隐痛。下痢稀薄而带有年度,遇寒易发,治疗以温中散寒,消食导滞。四、痰饮。由于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行水。则水饮内停心下,胃中振水有声,脘腹喜温、喜按,这种一般用温脾化饮,一般可以考虑服用苓桂术甘汤。五、水肿,水肿以腰以下为主,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治疗以温运脾阳,以利水湿,方用实脾饮来治疗。饮食方面的调理,主要可以考虑服用山药菟丝子粥,一般以山药30克、菟丝子10克、粳米100克。菟丝子捣碎、煎水起汁,山药研成粉末,与粳米共煮粥,粥熟加白糖,这样可以起到补肾益精,山药可以起到补脾肾的作用。
语音时长 02:23

2020-01-14

64902次收听

03:21
神疲乏力吃什么中成药
除脾虚外,有肾气不足的表现,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或者知柏地黄丸进行调理。如果有神疲乏力,是脾阳不足伴有乏力、腹痛、腹泻、四末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的表现,可以温补脾阳。饮食上多吃健脾补气养血的食物,如大枣、桂圆,甚至黄芪、党参,都有补益肺脾的作用。平时食物上要注意煲汤,因为汤能解乏。要注意情绪的管理,加上适当的运动调节,大部分可以缓解神疲乏力的症状。对于神疲乏力在中医上需要鉴别是由气血还是阴阳引起。
02:44
脾虚便秘吃什么药
健脾的草药有党参、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薏米等;润肠通便的中药有火麻仁、柏子仁、桃仁、冬瓜子等;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参苓白术散,江中消食片等。脾虚便秘主要是因为脾的优化功能下降,造成肠道的蠕动减低,引起便秘的类型。脾虚便秘见于久病或者慢病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通过健脾润肠通便的方法缓解脾虚引起便秘。通过健脾气也能达到通便的效果。
肝脾虚有什么症状
当患者出现肝脾虚的情况以后,需要及时进行护理。部分患者有肝脾虚的状况,身体容易出现腹部疼痛、腹胀、情绪焦虑的呢过状况。而一些患者更是容易出现抑郁、自言自语等情况,对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儿童脾虚怎么调理
现如今有很多孩子都存在着脾虚情况,这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及时调理,首先家长们需要做好日常饮食调理,并且家长们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法、以及推拿按摩法来达到很好的缓解脾虚情况的作用。
01:52
脾虚的症状
脾虚包括气虚,脾虚湿盛,脾虚脾气下陷诸如的表现。一、脾虚导致有气虚,脾气不足,例如乏力气短,神疲乏力。二、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虚时,气血生产少,导致月经量少、色淡,同时出现女性的带下,脏器的脱垂。三、脾虚还容易导致脾虚湿肾,表现为倦怠,大便溏薄,大便稀溏,湿阻湿肾,或食欲不佳。四、脾虚还会有脾气下陷情况,往往出现脏器的下垂,或者头晕乏力,脑供血不足这样气虚不足的表现。
脾虚调理
脾虚的调理原则主要是健脾胃祛湿,注意饮食,还可以使用健脾药物和按摩。脾脏忌生冷、寒凉,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及酒类和肉类。暴饮暴食也可以伤脾胃,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从而产生湿气。可以多食用山药、大枣、小米、扁豆等具有健脾的食物。药物方面可以服用四君子丸或者是六君子丸药物。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同时调整脾虚还可以选择按摩足三里穴位,足三里穴位有健运脾胃的作用,位置在外膝眼的下方四指的位置,每天按揉50次可以起到健运脾胃、调整体质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15

2019-03-28

59081次收听

脾虚湿气重怎么调理
女性朋友如果长时间的脾虚湿气重危害是非常大的,容易对自己的皮肤造成伤害,出现提前衰老的现象,严重的时候会致使致妇科疾病的出现,对生育造成影响,所以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调理,多参加运动,注意平时的饮食,最好每天晚上使用热水泡脚。
脾虚湿气重怎么调理
脾虚湿气重可以通过按摩、饮食调理以及运动改善。一、按摩,可以通过按揉承山穴、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来达到去湿气的效果。二、煮粥养生,比如红豆薏米粥,治疗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可以轻身益气、补心。三、平时可以多做仰卧起坐,增强五脏六腑,提高免疫力,增强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和去湿气的能力,但要注意不要淋雨。湿气不是一日造成的,这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的某些不良的行为造成的,调理湿气需要较长的时间。
语音时长 01:46

2018-04-11

58821次收听

03:35
脾虚怎么办
对于脾虚的患者,日常生活中第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思虑过度会耗伤脾气。第二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三餐准时,饭中注意细嚼慢咽、饭后适当休息,不做剧烈运动。第三平时注意腹部保暖、适当锻炼身体帮助脾胃运化。
02:28
脾虚吃什么药
常见的中成药针对于脾气虚的,像补脾益气。临床上最常见的用的香砂六君子丸或是六君子丸,是补脾气最常用药物。如果在脾气虚的基础上有湿浊的内生,有湿邪的,因为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容易生湿,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或者现成的成药参苓白术丸。像脾阳虚,就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出现了虚寒的症状,就像手脚的怕凉,腹部怕凉,总按着腹部,可以用常见的成药,有附子理中丸,像中气下陷的,因为脾有升清的作用,能够防止内脏的下垂,因为脾气不足而导致中气下陷。临床常用的成药是补中益气丸。还有因为脾不统血而导致牙龈出血、胃肠道的出血、女性的月经淋漓不尽、崩漏、皮下出血,因为脾气虚导致的这些,可以用人参健脾丸,它不仅可以用来补脾,还有养心的作用,也能治疗脾气虚,气血生化不足,血不养心,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