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脾胃虚寒艾灸哪个部位

59293次浏览

脾胃虚寒可通过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神阙穴、脾俞穴、胃俞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艾灸这些穴位有助于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是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艾灸中脘穴能够直接作用于脾胃,缓解胃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该穴位对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有较好效果,艾灸时可配合温和灸法,每次持续15-20分钟。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是强壮保健要穴。艾灸足三里能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虚寒体质。长期艾灸此穴可缓解脾胃虚寒导致的四肢不温、乏力等症状,建议采用雀啄灸或回旋灸手法。

3、神阙穴

神阙穴即肚脐中央,是任脉要穴。艾灸神阙穴可温补元阳,散寒止痛,对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畏寒有明显改善作用。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烫伤,可采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法,每次10-15分钟为宜。

4、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是脾脏背俞穴。艾灸脾俞能健脾益气,祛湿散寒,特别适合脾胃虚寒伴有湿重症状者。建议采用温和灸法,配合膀胱经其他穴位效果更佳。

5、胃俞穴

胃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与脾俞穴相配合。艾灸胃俞穴可和胃降逆,缓解脾胃虚寒导致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操作时注意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受凉,每次艾灸10-15分钟。

脾胃虚寒者除艾灸外,日常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可适量食用生姜、红枣、山药等温补食材。建议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以增强脾胃功能。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治疗。

相关推荐

02:30
宝宝舌苔白怎么回事
宝宝的舌苔白可由奶垢、脾胃虚弱等原因所致。正常的舌头应该红润,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宝宝可能是母乳喂养造成的。对于四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舌头发白并伴有腹胀,会是脾胃虚弱等所引起的,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丁桂薏芽健脾凝胶,能够从根本上健脾益胃。
脾胃寒湿吃哪些中成药
脾胃寒湿中成药很多。有归脾丸、香砂六君子、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水等等,但是们这些药各有不同的特点。归脾丸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有脾胃虚弱同时会有失眠健忘等,可以养心血,附子理中丸除了去除中焦寒湿以外,温暖中焦的阳气,是典型的温阳益气的药物。香砂六君子没有很强的温阳作用,是四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祛湿理气,健脾和胃,没有温阳作用,所以对那种中焦有寒湿的可能在温阳方面,驱寒方面作用比较弱,但是祛湿方面作用很强。最后一个是藿香正气水是中焦湿热,出现了胃肠炎、腹泻这种暑月感冒的症状,用藿香正气水效果比较好。
语音时长 01:28

2021-12-30

82406次收听

肚子凉如何处理
肚子凉可以通过热敷、按摩、局部保暖或泡脚等方式来改变,同时要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在中医来讲,肚子冷可能跟脾胃虚寒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生活调节来改善,比如多进食一些温性的食物,少进食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饮酒,这样对改善脾胃虚寒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可以通过一定的药物去调节脾胃虚寒的情况,平时可以使用热水袋或者其他保暖的工具对腹部进行热敷,同时可以考虑对腹部进行按摩,按摩可以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能够促进局部温度的升高,使肚子凉的症状有所改善。另外,通过热敷、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能够促进身体代谢产物的排出,能够改善腹部的寒冷的情况。晚上睡觉之前可以泡脚,泡脚首先能够缓解疲劳,同时具备驱寒活络的功效。泡脚时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中药,可以帮助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另外,肚子寒冷与饮食上经常吃生冷,或者刺激性的食物有关,要及时纠正这些饮食的习惯,同时可以多吃一些生姜、红糖、红枣这些具有养胃、驱寒的药物,如果部分病人肚子冷的同时,还有一些腹泻,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治疗。如果合并其他的问题,自己无法判断,可以到医院就诊进一步判断。
语音时长 02:12

2021-11-05

61169次收听

一吃完饭就困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很多人就问,一般往往是吃完中午饭容易困,很少会吃完早餐和晚餐就立马困的,这是因为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中午本身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阴气要逐渐升发的时候,可能要让阳气逐渐的下潜,这时候需要休息休息,就是容易犯困,休息20分钟左右,这样就能够立马恢复正常的状况。而且不能够太长时间的休息,超过一个小时就不好了,阳气就被困住了,反而出不来了,就会有一种越睡越难受,就跟又做梦又醒不来,那种很别扭的感觉,这就是休息时间太长了。所以吃完午饭以后休息20分钟,小睡一会是比较好的。如果不睡就真的特别犯困,而且下午的工作效率特别低,这是从中医角度来说的,午饭后有一个午睡,小睡的意义。如果是每顿饭以后都特别困,觉得这种人要么就是脾胃太虚了,要么就身体内湿气很困重,吃完饭以后,食物要消化吸收,所以大量的血液可能会进入到腹腔、肠道里头去发挥作用,这时候脑部的血液供应相对来说会少一点。一般人不会出现特别的问题,这种脾虚、湿困的人可能就会困倦、乏力、头重如裹,就昏昏沉沉的不清醒,所以这种人应该要去湿气、要健脾,像这种天气、湿气本身就很大,用藿香正气散有效果。如果是舌体胖大、齿痕比较明显,可以用参苓白术散,里边还可以加一些藿香、佩兰、泽泻、车前草等等这些利水渗湿、芳香化湿的药物,就有明显的疗效,养成好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语音时长 02:36

2021-10-15

58884次收听

03:09
脾胃虚寒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脾胃虚寒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的术语,症状特征包括脾胃的功能下降,脾胃中医认为是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气的功能下降时,出现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此种情况多数会出现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脾气不足时,体内的湿气会存在,体内出现四肢的酸痛,即无精打采、精神不够,可能会出现下肢轻度浮肿。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白带异常。长期营养吸收不良,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如儿童身高偏低,另外囟门闭合延迟,牙齿生长比较慢。出现脾气不足的情况,可以用薏米、莲子、芡实、山药等煮粥喝,亦可以吃补气健脾的药物。
02:41
脾胃虚寒吃什么好
脾胃虚寒吃山药,羊肉,大枣,百合,燕窝等食物来缓解症状比较好。一、山药健脾补肾,药性也比较平和,可以药食同源,既能做药,也能作为副食使用。二、羊肉,羊肉偏温,能补气养血,对脾胃虚寒非常好,另外当归羊肉汤,药食同源,还能起到温胃散寒的效果。三、大枣,食用大枣有健脾,也有和胃的效果。四、百合,百合也是非常好的健脾胃的食物。燕窝也是食疗中健脾补肺的佳品。脾胃虚寒常见于工作节奏比较快,生活不规律的人群,也是亚健康状态常见类型。
脾胃虚寒如何调理
脾胃虚寒可通过热疗、多吃温热属性食物以及调整好作息习惯、进食易消化食物等调理。一、脾胃虚寒患者表现为全身怕冷、脾胃运化功能减退以及食欲减退。脾胃虚寒患者可采用热疗方法,即用热水袋或热宝贴敷在胃脘、中枢位置,达到缓解体表以及舒适感;二、脾胃虚寒人少吃生冷东西,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症状。患者冬天会尤其怕冷,可以吃温热属性食物,如羊肉等,能温补脾胃,缓解脾胃虚寒症状;三、患者会出现除消化道以外症状,如四肢不温、头晕。脾胃运化虚寒后,运化功能较差,对气血运行、生成有影响。患者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外,还要注意调整作息习惯,避免接触寒凉食物。特别是外界天气冷时,出门注意保护好胃前曲部位。脾胃虚寒者多数体型消瘦,此时要吃易消化食物促进人体吸收营养,对脾胃循环很有帮助。
语音时长 01:48

2019-07-12

55956次收听

01:22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脾胃虚寒要吃温味、甘温的食品,养胃通常会强调食用大枣或生姜、干姜这一类相对温脾的食物对去胃寒会有比较显著的效果。脾阳虚常用有山药或干姜、附子这一类,姜科植物对脾阳比较好。还应该配补气的食物,比如山药、茯苓、太子参、党参等,尤其是像黄芪,生脾阳的效果极佳。脾胃虚寒包括胃寒和脾阳虚这两个方面,患者胃寒会表现为胃疼,所以胃疼或者胃凉患者不能吃苦、寒凉性食物,这些食物会进一步损伤胃。
01:36
脾胃虚寒的症状
脾胃虚寒患者会出现胃阳虚和脾阳虚的症状。胃阳虚症状为常因天气变冷、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等。脾阳虚症状为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侯。
脾胃不和有哪些症状
现在来说,脾胃不和的人还是非常多的,脾胃不和会导致多种不良的症状,较常见的就是面色发黄、鼻头黯淡、嘴唇没有光泽、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另外还有可能会发生便秘,每次排便都很费力。
人过中年注意疾病的来袭~脾胃的问题
肩膀疼痛可能的症状:右肩经常痛时"肝脏"有问题。左肩酸痛时"心脏"与"胃"有问题。两肩同时感觉不舒服,脖子经常觉得僵硬时,肯定是"消化器官"出了问题。
脾胃不和吃什么食物
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过快,所以很多人都没有合理规律的饮食,这样导致了脾胃不好的情况,脾胃不好之后在饮食方面要特别的注意,吃什么食物好呢?困扰了很多的患者,在下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往下面仔细的看看。
脾胃虚寒怎么办
脾胃虚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症状,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也有认为是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所致,多见纳呆腹胀、脘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以脾虚湿蕴见证和虚寒证表现为辨证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往往一些年轻女性,在空调的屋子里待的时间长了以后,或者是过食冷饮,会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或者是饥饱不调、睡眠过少,都会导致脾胃虚寒,那么在生活起居上,就要注意按时按点地进餐,要吃温热一点的食物,不要吃冷饮,多食温补之品,如羊肉、带鱼、虾、韭菜、核桃、栗子、海马等食物,也可采用胡椒、桂皮、辣椒、老姜等调味品配餐。药物方面,可以选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温胃舒颗粒等等。
语音时长 01:55

2018-04-11

65296次收听

脾胃不好记住1个穴位
脾胃运化失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胃功能差,会导致胃口不开,精神疲乏,水肿,少吃东西也胖等等问题,脾胃不好记住1个穴位,脾胃运化不好按足三里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脾胃虚寒的人怎么调理
脾胃虚寒一般是由饮食失调、过食生冷、疲劳过度或者久病忧虑伤脾等所造成的,脾胃虚寒的人一到冬季或者饮食冰冷的食物就会引发胃部疼痛。一般人脾胃虚寒的话正常用药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孕妇的话就要更加谨慎了,要选择孕妇适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