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盐与肾脏病,您了解多少

62717次浏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有这样的想法:得了肾脏病,不能吃盐。这样的说法对吗?盐和肾脏病之间有何关系?肾病患者到底应该怎样吃盐?

早在2600年前,《黄帝内经》就有“咸入肾”、“咸者,脉弦也”的论断,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盐摄入不当,对肾脏、心血管会有影响。唐代孙思邈也讲过,水肿病要“断盐”、“限额盐”。

现代医学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动物实验、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了盐和肾脏病的关系,食盐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钠。盐摄入与慢性肾脏疾病进展有关。高盐会导致尿蛋白排泄增多,促进肾脏损伤加重;低盐可减少尿蛋白排泄。盐摄入量还会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洛汀新等药的降尿蛋白效果。最近一项系统评价研究证实:只要减少饮食中盐的摄入就能经济有效地减轻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高血压,减少20%~50%的蛋白尿。英国2003年到2011年,钠的摄入减少15%,血压下降,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率则下降了近40%。

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肾功能的下降,钠盐经过肾脏排泄减少,另外患者口腔咸味的敏感度下降,钠盐摄入的感觉需求增加,二者共同作用下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机体内钠盐超负荷,直接导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增加,同时由于机体细胞外液容量超负荷,导致血压升高,临床出现蛋白尿或加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就大大增加了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因此,高盐摄入会导致透析患者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控制盐摄入,可以起到防治慢性肾脏病的作用。

一些患者甚至健康人有个误区,认为盐越少吃越好,肾脏病患者不能吃盐。其实,如果长期过度限盐,会导致血清钠含量过低,引起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心律加速、眩晕等现象。肾病患者并不需要一点盐也不吃。有轻度高血压及肾功能欠佳者,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4克即可;尿毒症患者出现明显水肿或血压升高时,盐的限制要更加严格;当患者出现低血压、血钠低,盐的摄入量就要适当增加。合理控制盐摄入,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别擅自做主。

肾病患者如何控盐

人们往往因口味过重而过量添加食盐。每天的食盐摄入可采取总量控制的方法,使用量具,每餐按量加入菜肴;另可在烹制菜肴时放少许醋,既提高菜肴的鲜香味,又有助于适应少盐食物。

盐对肾脏、心血管起作用的最主要是钠。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食用低钠盐减少钠的摄入。低钠盐与普通钠盐相比含钠低(氯化钠70%左右),富含钾(氯化钾30%左右),有助人体钠钾平衡,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钾排泄障碍,使用低钠盐后易致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死亡。目前在临床上,特别是尿毒症血透患者,食用低钠盐致高钾血症的情况还不少。血透患者特别要注意避免食用低钠盐。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控制看得到的食盐,还要注意食品中的“隐性盐”和钠含量。食盐中含有钠,调剂品中也含有钠。酱油、腌制食品中均含有盐,如20毫升酱油中含盐3克,10克黄酱含盐1.5克;还有很多吃起来并不觉得咸的食物中,其实都含有不少钠,像常见的薯片、瓜子、香肠、午餐肉、烧鸡等熟食,冷冻食品、罐头食品及方便面等。此外,味精、番茄酱、甜面酱等,也是“含钠大户”。因此肾脏病患者要注意标签上的钠含量,应尽量少吃这类食物,如果吃了,一定要注意减少饭菜中的盐摄入量。

控制盐的摄入对肾脏的保护、血压的控制、心脑血管的保护是明显的,但实际生活中要较好地做到也是不那么容易的。国际知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指出:2002年中国人均每日摄入盐12克,2009~2012年人均每日盐和钠的摄入量较前下降,但还是大于推荐的每日最大摄盐量5克和最大钠摄入量2克。“美国成人饮食管理指南”建议普通成年个体摄入2.3克钠/天;然而,对于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或年龄大于50岁的个体,应限制在1.5克钠/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1999~2010年美国成年个体实际钠盐摄入的调查结果为3.0~3.5克钠/天,大大超出了美国成人饮食指南钠盐摄入的范围。

我们国人盐(钠)摄入还是超标了!得了肾脏病,更要注意限制盐的摄入,但决不是一点盐也不吃;按标准限制盐,有利于减少蛋白尿,减缓慢性肾脏病的发展,有利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关推荐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方案。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肾病,免疫抑制治疗需根据患者蛋白尿程度、肾功能及并发...
肾病治好了会复发吗
肾脏病很多是不能治愈的,只能得到一定的缓解,有相当一部分肾脏病是可以复发的。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在急性期给患者对症支持治疗,通常患者可以自愈也不再复发,仅有一小部分患者会遗留有少量的血尿或蛋白尿或者是转变成慢性肾小球肾炎。其他绝大多数的肾脏病,包括原发的肾病综合症、微小病变,还有膜性肾病,都是有可能会出现复发的,还有些肾小管间质疾病和肾血管疾病,根据病因不同,比如说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在经过这个治疗去除过敏的药物以后,肾功能恢复,如果不再接触引起过敏的药物,这个肾脏病不会复发。是要根据到底是哪类肾脏病来判断是否会复发。
语音时长 01:42

2021-12-30

62277次收听

年轻人为什么得肾病
年轻人和老年人有不同的肾脏病的疾病谱。比如常见的继发的肾脏病,像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还有育龄期妇女容易得的狼疮性肾炎,还有像igA肾病的,都是多发于青年人和中年人。还有一些原发的肾脏病,如微小病变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所以年轻人得的肾脏病绝大部分都是免疫性相关的,有一些可能与代谢相关。当然,通常一型糖尿病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最后进展为糖尿病肾病。还有与肥胖相关性的肾脏病在年轻人身上也很常见。
语音时长 01:35

2021-12-30

83883次收听

03:02
什么原因会导致肌酐高
导致血肌酐升高的原因较多,如各种肾炎、肾病、药物导致的肾脏损伤、遗传性肾病等,只要损伤到肾脏,都有可能会导致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明显升高,提示肾功能不全,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经过肾脏排泄,任何因素,只要能影响到肾脏滤过的功能,都可影响到血肌酐的水平。当肾脏功能出现损伤,肾功能不全时,尿中肌酐的排泄会减少,从而使血肌酐蓄积在体内,出现血肌酐升高。血肌酐升高的原因,需结合患者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来分析。如果患者血肌酐升高,是急性肾功能不全,原因可分为肾前性、肾后性、肾性,所以原因各不相同。慢性肾功能不全,指各种肾脏疾病缓慢地进展,出现血肌酐的升高,原因有遗传性肾病、继发性肾病和原发性肾病。
02:44
尿液感觉有一层油怎么回事
尿液中感觉有一层油,该情况说明表面有一些物质,如一些有机物、无机物,都有可能,但病因有较多方面,可能是炎症刺激所引起来的,也有可能是一些生理性的状况。如果患者不伴随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的现象,一般无需担心,但如果有伴随这些症状,应该及时上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尿液本身应为透明液体,呈清亮,或淡黄色,如果观察尿液表面上有一层油,可能是有一些原因,如出现尿蛋白,但需通过尿液化验检查,来进行判断。另外,某些疾病可导致,如泌尿系结石,其在尿液中有些晶体的颗粒,可溶解到尿液中并沉淀,形成一些漂浮物,观察时即如油脂一般,还有乳糜尿,也可引起类似的情况。
02:55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高是什么情况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是临床上评估肾脏排泄蛋白尿的指标,如果反复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高,提示肾脏存在疾病的可能。尿白蛋白肌酐比可以更早期发现肾脏损伤,平时一般会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反复检查超出正常范围,也就是大于150mg每天,称之为蛋白尿。但是在肾脏疾病损伤的更早期,有可能在做尿常规检查的时候,尿蛋白是阴性的,24小时尿蛋白也在正常的范围内,但是此时肾脏已经存在轻度的损伤。此时,尿白蛋白肌酐比就可以更早期的发现肾脏疾病,称之为微量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可以更早期的发现,如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发生。通过完善检查,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捐肾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捐肾对身体的主要影响主要是肾功能的减退。人体有两个肾脏,分布在左右两边,在捐献一个肾脏以后,肾脏的滤过率会直接减半。剩余的这个肾脏,只能是满足日常的生活所需,会比双肾要差一些。但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一个肾是可以维持一个人的肾脏排泄和分泌功能。
02:14
年轻人得肾病的原因
年轻人和老年人有不同的肾脏病的疾病谱。比如常见的继发的肾脏病,像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还有育龄期妇女容易得的狼疮性肾炎,还有像igA肾病的,都是多发于青年人和中年人。还有一些原发的肾脏病,如微小病变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所以年轻人得的肾脏病绝大部分都是免疫性相关的,有一些可能与代谢相关。当然,通常一型糖尿病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最后进展为糖尿病肾病。还有与肥胖相关性的肾脏病在年轻人身上也很常见。
肾病5期能治愈吗
肾病5期是不能够治愈的,下面具体进行分析。肾病5期指的是肾小球滤过率小于十五毫升每分钟,这时患者病情已经达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阶段,体内毒素已经较高,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出现面色萎黄、少尿或无尿、双下肢浮肿、甚则全身浮肿、纳差、恶心、乏力等症状。这时查肾功能显示,尿氮、肌酐升高,这时的治疗是给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治疗。这时的治疗一般是维持治疗,病情是不能够治愈的,但是经以上机体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说肾病5期是不能够治愈的。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9

62109次收听

过敏性紫癜肾炎吃什么好
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的食物应该清淡为主,可以多食瓜果蔬菜,补充膳食纤维,并予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维持机体能量供给。对于合并肠道病变的患者,还需要以软糯、易吸收、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果合并消化道出血,则需要禁食水。不要吃的太咸,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限制含水量多的食物摄入,如:稀饭、面条、汤类。蛋白摄入应该多以牛肉,羊肉,鱼肉等优质蛋白为主,也要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食物,尽量不要饮酒、吸烟。可以多食瓜果蔬菜,补充膳食纤维,并予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维持机体能量供给。对于合并肠道病变的患者,还需要以软糯、易吸收、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果合并消化道出血,则需要禁食水。鱼、虾或者蛋白质食物等过敏诱发的,所以如果可以明确致敏源,应绝对禁食这类食物。针对过敏性紫癜肾炎常见临床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血尿或者是高血压。
语音时长 02:28

2020-02-12

59175次收听

肾穿刺疼吗
肾活检穿刺术,是通过肾脏穿刺方式,取得肾脏活组织,对其行肾脏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肾脏疾病病因,病变严重程度,病理类型判断及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最佳方式。操作过程需要用穿刺针经背部自右肾下级进行穿刺,会使用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所以,穿刺过程中,疼痛感较轻,大多数患者可接受。肾穿刺术后,部分病人可有肾周隐痛感,多呈钝痛,多由于穿刺后引起的肾脏小血肿或肾脏损害后所致,持续数日或数周后可自行缓解。极少数患者可有剧烈,持久的疼痛,主要是由于尿路梗阻及大出血导致的大血肿所致,还可伴有腹痛,双下肢内侧疼痛。需要完善血常规、肾脏彩超,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同时予以止血治疗,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2:04

2020-02-12

58537次收听

什么是血尿素氮
血尿素氮代表的是蛋白质代谢物,如果它出现异常,就证明可能是有疾病,肾功能异常、肿瘤都有可能,也有可能是某种食物食用过多。血尿素氮的正常值成人还是儿童有关,为了避免受影响异常的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饮食。
早上脸浮肿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脸部浮肿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有睡前喝水过多、熬夜、摄入过量的盐分、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等。出现脸部浮肿的现象时,应及时找出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脸部浮肿通常是暂时性出现的,根据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一般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但如果浮肿用了各种方法久久不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久坐腰疼:黑豆、田七养肾各显神通
古语说:“久坐伤肾”,我在很多患者身上看到这句话的应验。这不,前两天还有一位刘姓病人,他是个出租车司机,成天坐在车里一动不动,一个月过去了还没好,想着反正也疼得不厉害,挺几天就好了,结果一个月过去了还没好。于是便来医院就诊。
03:06
慢性肾病吃什么好
慢性肾病首先需要医生诊断确诊,然后在医生和营养师的协同之下调整饮食。一般情况下需要严格控制钠的摄入量,如果出现血钾高的情况还需要控制钾的摄入量。对于肾病的患者来说,蛋白的摄入量要严格控制,摄入量要控制在成人的80%甚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