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出现异常多尿,小心尿崩症

发布时间:2022-07-223329次浏览

摘要:一位中枢性尿崩症患儿主要表现为尿多,精神萎靡,挑食,不爱吃饭,喜欢喝水等症状,特别是每天的排尿量多于2.5L,虽然已经达到可以自主控制排尿的年纪,但仍然会出现尿床现象,体重较轻,生长发育不完善,眼窝下陷,皮肤干燥,时常会出现烦躁情绪,使用人工加压素(抗利尿激素)以及吲达帕胺进行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基本信息】男、6岁

【疾病类型】尿崩症

【就诊医院】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7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人工加压素,吲达帕胺)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5天,一月后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各项指标趋于稳定

一、初次面诊

小暑后不久,我于门诊值班时,接诊了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前来就诊,这个孩子看起来四五岁的样子,实际年龄却有六岁,发育迟缓,毛发干枯,皮肤干燥,身体消瘦,不能安静,时常出现烦躁情绪,患儿的母亲告诉我说孩子六岁,但每天晚上仍会尿床,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情况,而且尿量较大,每天的排尿量甚至超过两升,孩子非常喜欢喝水,他们曾经禁止孩子喝水,但仍未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引起患儿出现脱水症状,但是患儿并没有过外伤感染病史,他从小就喜欢喝很多的水,并且经常感到口渴,刚开始并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他们只是认为孩子喜欢多喝水,但是后来孩子随着喝水量逐渐增多,小便次数也逐渐增多,在后来慢慢发展为小便不受控制,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甚至停止发育的症状,比同龄孩子娇小许多,体重持续减轻,我经过问诊后,初步怀疑患儿为小儿尿崩症,于是建议家长带孩子进行尿常规,尿量测定,血管升压素测定,血电解质测定,基因检测,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患儿病因,以便对症治疗。经检查后发现患儿红细胞7.3p/ul↑,蛋白1+↑潜血3+↑24H尿蛋白定量0.76g/24h↑尿总蛋白31mg/dl↑确诊为尿崩症。

二、治疗经过

确诊为尿崩症后,我向患儿家长解释道,患儿非常有可能是因为从小习惯性喝很多水,从而刺激到上位中枢,导致自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诱发了患儿尿崩症,因此出现多尿,遗尿,精神萎靡等尿崩症症状,患儿家长请求我们一定要治疗好孩子,我们于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因为患儿由于长期大量饮水,导致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引起的尿崩症,所以我们进行人工加压素(抗利尿激素)补充,同时使用吲达帕胺,刺激肾脏增加其浓缩作用,但患儿可能会出现荨麻疹,高热,支气管痉挛,甚至恶心,呕吐,腹泻,心悸等症状,而且需要长期持续治疗,患儿家属表示理解,并表示积极配合治疗。

三、治疗效果

经过15天的住院观察治疗及药物控制病情后,患儿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情况趋于稳定,尿崩症症状明显改善,可以控制自己排尿,饮水量减少,皮肤干燥较前明显好转,精神状态良好,烦躁情绪较前明显减少,仍存在尿床现象,但较前明显改善,住院治疗结束后,患儿可以出院回家自行康复,患儿家属同意出院自行康复,一个月后门诊复查,患儿病情得到控制,情况基本稳定,各项指标趋于稳定,经检查后,各项指标虽仍高于正常值,但较前明显降低,恢复状况良好。

四、注意事项

患儿出院后我叮嘱患儿家长,平时一定要对患儿多尿的症状进行及时的监测,做好记录,如果患儿多尿,喜欢喝水,经常口渴的症状仍然没有好转,一定要及时带患儿就医,若发现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昏迷,胡言乱语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饮食方面保证患儿营养均衡,保证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足量摄入,限制辛辣刺激,高盐,高油的食物,以免影响病情恢复,多吃高蛋白类食物,适量运动,增加抵抗力,避免过度焦虑,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医嘱服药,避免自行服药,若自行服药后出现明显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五、个人感悟

经过对该患儿的治疗后,我更进一步地理解了尿崩症,尿崩症常见因素就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与遗传有密切相关,患儿可能习惯性多饮或者是口渴,特别是外伤,肿瘤,理中毒等极易引发尿崩症,主要表现就是多尿,遗尿,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体重逐渐下降,甚至会出现脱水症状。

平时患儿一定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喝太多的水,如果家族中有遗传病史,一定要定期筛查,及时避免,若存在外伤或肿瘤,要及时进行手术,避免病情加重。

相关推荐

尿崩症的危害有哪些
尿崩症的危害,如果不及时的补水,可能会出现严重失水、高钠血症等情况,表现为极度软弱、发热、精神症状甚至死亡。尿崩症主要是指精氨酸加压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者是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功能障碍的一组综合征。尿崩症又包括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主要的特点是多尿、烦躁、极度口渴、大量饮水的比重尿与低渗尿。尿崩症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少年为多见。尿崩症的典型症状就是极度的口渴和大量排尿,常常伴有低渗性多尿的临床表现。尿崩症在摄入水受到限制时,就可能会出现高钠血症,严重的失水,严重的患者还可以导致死亡。如果治疗药物用量过大,还可能导致水中毒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27

2022-06-20

15927次收听

女人漏尿是什么原因
女人漏尿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压力性尿失禁。对于女性来说她的尿道是比较短的、直而且管腔比较宽,控尿能力对男性要弱得多,所以女性控尿能力比较容易出问题。如果一些因素比如在生孩子的过程当中,损伤了尿道或者到了老年的时候功能退化,这时候尿道括约肌力量就会减弱,再在腹压增加的情况下,比如做一些跳跃的运动、跳舞或者打喷嚏、咳嗽等这时候就会漏尿。另外看膀胱功能是否出现了问题,像神经元性膀胱这种疾病,其中一个症状就是尿失禁,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检查来进行鉴别。
语音时长 01:04

2021-07-09

82871次收听

01:54
尿崩症好了还能复发吗
目前最常见的尿崩症第一个是中枢性的尿崩症,第二个肾性尿崩症,还有人妊娠期的尿崩症。一般来说妊娠期尿崩症,在分娩后几周,是可以完全消失的。像肾性的尿崩症,一方面有先天性的,同时还有像药物相关性的用氯制剂或者是高钙血症,或者是长期的低钾血症导致的尿崩症,这一类尿崩症在原因清除以后能够消失,但当再出现像长期严重的低钾血症时,尿崩症还会再复发。中枢性的尿崩症,有一些在治疗尿崩症恢复以后,如果原有的病变再复发,是可以再复发的,如果是遗传性的,一般来说就治疗比较困难。
03:26
不断喝水嘴巴还是很干怎么回事
第一个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第二个常见的就是尿崩症患者,因为肾脏功能、垂体功能出现问题水份摄入以后很快就排出了。可能产生的原因就是耳鼻喉科的疾病,比如因为鼻炎、鼻窦炎导致鼻腔呼吸不通畅,所以这一类的患者通常是张口呼吸,在张口呼吸的过程中,口腔黏膜上的水份会大量的被带走,唾液腺分泌的功能障碍,比如放疗以后,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了干燥综合征,唾液腺不能够正常分泌。
老年人尿崩症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尿崩症比较少见,儿童比较常见。尿崩症是由于体内的一种激素,医学术语叫做抗利尿激素,又叫血管加压素,分泌不足或者作用障碍所出现的尿液排出过多的一组病症。体内的保水激素通过下丘脑分泌,下丘脑分泌的激素通过门静脉系统到达垂体,储存在垂体后叶。如果这三个部位下丘脑、门静脉系统和垂体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老年人最常见的是脑出血、脑中风或者脑子里面有肿瘤,或者脑子里面有炎症,这些缺血、炎症、肿瘤都会影响下丘脑、垂体,从而出现尿崩,其中缺血和肿瘤是老年人尿崩症最常见的原因。尿崩症通过长期的合理饮食以及药物控制,是可以治愈的。形成尿崩症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食,身体严重缺水。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1

63512次收听

尿崩症的症状有哪些
尿崩症尿量连续几个小时>250ml/h-300ml/h。第二个是大于3000ml/d,他的尿比重会小于一点零零五,或出现尿渗透压、血渗透压的改变。还有夜尿次数增多、尿的颜色非常淡,基本上是喝水尿水这种情况。尿崩症突出的临床症状头痛、肌痛、心率加速、性情改变、神志改变、烦躁、谵妄,最终发展为昏迷,可出现高热或体温降低。若饮水过多,出现低渗征群,神经系统的症状,头痛加剧、精神错乱及神志改变,最终可昏迷甚至死亡。继发性尿崩症,除多饮和多尿等表现外,还有原发病(所致病因疾病)的症状,此等症状可出现在尿崩症发生以前或以后。若有充足的水分摄入,病人的生活起居同正常人相近,可有轻度的脱水症状、唾液及汗液减少、口干、食欲减退、便秘等。
语音时长 01:17

2020-02-10

49993次收听

小儿尿崩症怎么治
小儿尿崩症是由于患儿完全或部分丧失尿液浓缩功能,以多饮、多尿、尿比重低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三种,按照发病部位又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两类。以儿童期多见,稍微年长的孩子也有突然发病的情况。尿崩症时,由于烦渴、多饮、多尿,常影响到孩子日常活动和睡眠,危害极大。治疗方面:应该注意的是一定要给孩子充足的水分,特别是新生儿或者较小婴儿,避免脱水以及高钠血症。如果是中枢性的,常用尿崩停,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如果是肾性的,首先要避免高张性的脱水和减少尿量。这时可使用氢氯噻嗪,吲哚美辛,或者两药合用。但不管是哪一种,均需要注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总之,尿崩症只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部分患儿病情可有效缓解或治愈的。
语音时长 01:46

2020-01-09

62849次收听

尿崩症的症状
尿崩症就是指抗利尿激素的缺乏,或部分的抗利尿激素的缺乏,导致肾小管吸水功能障碍疾病。尿崩症的症状包括:1、烦渴与多饮,常表现为非常心烦,很渴要饮水;2、多尿,24小时尿量超过甚至远远超过2500毫升以上;3、低比重尿,尿色淡如清水,与正常尿液有明显差别。
尿崩症如何治疗
多尿、低比重尿是尿崩症的主要症状,一定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外伤、感染、肿瘤引起的,就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病,一般很快治愈;有些患者还需要进行长期服药治疗。激素替代疗法,以及使用抗利尿药物等,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尿崩症怎么治疗
尿崩症这种疾病虽然不常见,但是它所产生的危害却是非常大的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要治疗尿崩症就得找到正确的方法,首先就是一般治疗简单来说,就是维持患者体内的水代谢平衡;再就是采用抗利尿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有氯磺丙脲,氢氯噻嗪以及卡马西平;除此之外,尿崩症还可以采用替代疗法来治疗。
如何预防尿崩症导致的尿比重下降
尿比重下降即指尿液中的尿质减少,尿液浓度降低,尿崩症是尿比重下降的原发疾病。尿崩症其特点是多尿,烦渴、尿比重下降和低渗尿,尿崩症引发的鸟比重下降常见于青壮年,男女之比为2:1,遗传性NDI多见于儿童。
改掉憋尿的恶习
你是否曾经因为冬天气候寒冷,晚上就寝后赖在暖和的被窝中长时间憋尿?你是否总是抱怨工作太忙,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想去方便也尽量忍着,不知不觉养成憋尿的习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长此以往你的“膀胱”也许已经开始罢工,不堪重荷了。如此得不偿失的做法,你还要继续吗?我送给你们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便器》中说的一句话:“欲溺便溺,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