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眼底病变应该先治疗哪个
高血压合并眼底病变时需优先控制高血压,同时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决定是否需眼科干预。治疗顺序主要取决于血压控制情况与眼底病变分期。
高血压是眼底病变的主要诱因之一,持续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甚至出血。血压未达标时,眼底病变可能持续进展。临床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者需低于130/80毫米汞柱。常用降压药包括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需在心血管科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服用。
当眼底病变出现视网膜出血、棉絮斑或黄斑水肿时,需同步进行眼科治疗。轻度病变可能随血压控制逐渐改善,中重度病变需采用激光光凝术、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等治疗。若发生视网膜脱离等急症,则需紧急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深色蔬菜、全谷物及富含钾镁的食物摄入,如菠菜、香蕉等。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定期复查眼底照相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