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为什么要吃三天药
引产前口服药物通常是为了软化宫颈、促进子宫收缩,为后续手术操作创造条件。主要使用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分次服用。
引产前药物使用需模拟自然分娩的生理过程。米非司酮片通过拮抗孕激素受体,使蜕膜组织变性坏死,导致胚胎与子宫壁分离。米索前列醇片作为前列腺素类似物,能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并促进宫颈胶原纤维降解。这两种药物序贯使用可使宫颈逐渐软化扩张,子宫收缩强度渐进性增强,减少机械性扩宫带来的损伤风险。药物引产过程通常需要48-72小时完成生理变化,故需分三日给药观察机体反应。
部分特殊情况如瘢痕子宫、胎盘位置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可能需要调整用药方案。药物敏感体质可能出现剧烈宫缩或药物过敏反应,需住院监测。引产药物存在诱发大出血、感染或宫颈裂伤等并发症概率,必须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服药期间需记录阴道流血量、腹痛程度及胎动变化,出现发热或出血超过月经量需立即就医。
引产后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会阴清洁,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促进子宫内膜修复。观察恶露颜色和量,定期复查超声了解宫腔恢复情况。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警惕感染,应及时返院检查。
相关推荐
02:18
02:18
01:34
01:17
01:4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引产是怎么引产的
- 2 什么是引产引产过程是怎样的
- 3 无痛引产和引产的区别
- 4 引产都得打引产针吗
- 5 无痛引产与引产的区别
- 6 通常什么叫引产?
- 7 什么是引产
- 8 什么叫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