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血里的血块和内膜的区别

关键词: #经血
关键词: #经血
经血中的血块与内膜在成分、形态和形成机制上存在明显区别。经血血块主要由凝固的血液组成,而内膜组织是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
经血血块通常呈现暗红色或紫黑色,质地较软且易碎,大小可从米粒至硬币不等。其形成与经血排出速度相关,当经量较多时,血液未及时被纤溶酶分解即发生凝固。血块多出现在月经第2-3天量多期,可能伴随轻微下腹坠胀感,但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若血块持续超过指甲大小或伴有严重痛经,需警惕子宫腺肌症等病理情况。
内膜组织则呈淡粉色或肉色片状物,质地柔韧有粘性,常带有细密蜂窝状结构。这些碎片是子宫内膜功能层周期性脱落的产物,包含腺体、间质和血管成分。正常月经中内膜碎片较小且分散,若出现大块膜样组织或伴有剧烈绞痛,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流产等情况相关。内膜碎片通常漂浮在经血表面,与血块沉于底部的分布特征不同。
建议记录月经中异常物质的出现频率和伴随症状,选择棉条等内置卫生用品时需注意区分血块与卫生棉条残留。保持适度运动可促进经血顺畅排出,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若连续周期出现超过3厘米的组织块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