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年轻人高血压应该注意哪些

56914次浏览

年轻人高血压需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用药、控制并发症风险及心理调节。高血压可能由遗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高盐饮食、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需综合干预。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土豆的摄入,有助于平衡体内钠钾水平。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戒烟可显著降低血管内皮损伤风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帮助降低收缩压。

2、血压监测

建议每周测量2-3次晨起静息血压,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记录测量结果时需保持坐姿安静5分钟后进行,避免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测量。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准确评估24小时血压波动,尤其适用于隐匿性高血压筛查。血压持续超过140/90毫米汞柱时应及时就医。

3、规范用药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等。药物选择需考虑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症,如蛋白尿患者优先选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跳性升高。

4、并发症预防

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眼底血管和颈动脉超声,早期发现靶器官损害。控制血糖和血脂在理想范围,糖尿病患者血压目标值应更严格。肥胖者需减轻体重,体重每下降10公斤可使收缩压降低5-20毫米汞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5、心理调节

长期精神压力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压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每天练习15-20分钟。避免持续熬夜,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对焦虑相关血压升高有帮助。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互动。

年轻高血压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上增加全谷物、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每年至少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肾功能、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出现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应立即测量血压并就医。妊娠期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方案,部分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相关推荐

02:44
70岁以上老人血压正常范围
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7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范围认定比较宽泛,收缩压在90~140mmHg,舒张压在60~90mmHg,可以认为是血压正常范围。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正确测量血压,在准确无误测量血压的前提下,才能明确血压是否有增高或者降低。如果在不同日期,测量三次以上的血压,收缩压都是≥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说明可能出现高血压,要由专业的高血压医生判断。目前安全且有效的降压药物分为五大类,高龄老人适合服用哪种,需听从专业的高血压医生的临床指导。
04:03
吃了降压药晚上血压高怎么办
吃了降压药晚上血压还高的处理办法:一、选药要合理。降压首选长效的降压药,能够保证24小时平稳降压,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就能达到很好的降压效果,还能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漏服率。二、掌握血压波动的规律。正常人24小时的血压是遵从两峰一谷的波动规律,应在血压升高前的2个小时左右服药,可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不会出现服药后血压再升。三、保持稳定、饮食规律。司、服药要连续。高血压要长期规律服药,如果偶尔的用药之后血压就是维持不住,还会反弹。
患有血压高能喝白酒吗
患有高血压的人最好是不要喝白酒,因为白酒的酒精浓度很高,进入人体后会导致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升高得更快,因此更容易引起大脑的兴奋和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从而引起血压的波动。而且一次过量的喝白酒会造成血压明显的搏动,甚至会引起严重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如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等,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会引起猝死的发生。而且长期的饮白酒容易导致血压不容易得到控制,从而更容易引起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从而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影响患者的寿命。高血压的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规范的服用降压药物长期控制好血压。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08

73081次收听

结肠炎会引起高血压吗
结肠炎可以引起暂时性的血压波动。当结肠炎急性发作时,由于引起比较明显的腹痛、腹胀等不舒服的症状,由于这些症状可以使人处于应激的状态,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血压暂时性的升高,这种血压升高随着结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症状缓解,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一些慢性结肠炎的患者也会因为患病导致精神压力过大、夜间不能很好的休息等导致暂时性的血压升高,这种血压升高经过自身的调理,当心情稳定后血压也会恢复。一般来说,结肠炎不会引起持续性的高血压,也就是说不会导致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因素和生活当中的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体重增加、长期的精神应激、长期吸烟等所造成,需要长期的进行规范的降压治疗。
语音时长 01:22

2021-05-08

79693次收听

高血压高血脂能吃糖吗
高血压和高血脂一般不建议吃糖。糖类食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会导致血糖浓度的升高,有些人如果长期食用过多的糖类食物则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进而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合并出现其他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和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都是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会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高血压和高血脂都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而糖类一般是不建议多吃的,因为过多食用糖类有可能会导致体内血糖代谢的紊乱,这时就会导致血液粘稠度的增加,很可能会诱发糖尿病,甚至随后继发高血压和高血脂。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08

79381次收听

低压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低压高主要和外周阻力、心跳次数有关,此外动脉硬化,过于肥胖都可能造成低压高,需要尽快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证低脂低盐饮食。
吃高血压药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就用药建议是从小剂量开始,另外注意应用这种长效的降压药。因为这种长效降压药好处是什么?一天只吃一次就可以,在早晨时候能够把药物服下,一天的血压都比较平稳。另外建议不要频繁的换药。如果他血压是维持到正常水平的时候,就不要一会又换这种药或那种药,用这一种药就完全可以治疗。另外有的药物有协同作用,在服用高血压药物的同时,如果再想服用其他的一些药物,一定要上医院咨询医师或者是临床药师,决定这个药物是否有一些拮抗或者协同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引起高血压用药后与其他用药合并后引起的这种副作用。这种的情况也比较可怕,希望各位听众能够注意一下。
语音时长 01:05

2020-03-18

55567次收听

老年人高血压的急救方法
老年人高血压的急救方法,倘若引起了心绞痛,就需要先休息,含下硝酸甘油,吸氧治疗,倘若无法缓解就要送院急救;倘若诱发了危象,务必要借助降压药以及利尿剂处理,倘若没有治疗效果,那么就需要及早送到医院接受急救。
高血压能喝咖啡吗
一般来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不建议喝咖啡的,这主要是因为咖啡不仅是能够升血压的,还能够升血糖,这对于自身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而且一定要注意适当饮用,保持一个正常的范围,不管是什么患者,都不建议常喝咖啡,这对于自身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也是需要重视到的。
02:20
高血压药有副作用吗
高血压药是最常用治疗高血压方法。高血压降压药主要包括5大类降压药。这五大类降压药,每一种都有相应副作用。不同降压药副作用不一样,总体而言,每一类降压药副作用都类似。比如钙拮抗剂、CCB类降压药,常见有三大副作用,有的病人吃完之后心跳快、心慌;再有面色潮红,就是脸热;还有下肢浮肿,有的病人腿会肿胀,这三种症状就是CCB副作用。利尿剂副作用主要是会导致电解质紊乱。β受体阻滞剂副作用相对比较多。ACEI和ARB这类药物副作用主要是咳嗽。
桑葚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桑葚酒和普通的白酒有本质上的差异,正因为有了白酒和桑葚的完美搭配,才让它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同时可以给身体补充很多不同的营养元素,还能够改善血液粘稠的状况,据说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在癌症的预防上也有一些效果。
01:22
高血压跟喝酒有关系吗
高血压的发生与中度以上饮酒关系密切,国际科学认为中度以上饮酒也是导致发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轻度饮酒定义为成年男性饮酒量每天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饮酒与血压呈现J型关系,即轻度饮酒者比绝对不饮酒者血压低,但超过上述饮酒量血压明显升高,其原因是酒精在低剂量时是血管扩张剂,剂量较高为血管收缩剂。饮酒情况近几年有所好转,但是过量饮酒仍然还是比较普遍,还要继续加强宣教,加大控酒力度。大家也要将合理饮酒作为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01:57
体位性高血压有事吗
体位性血压最常见的是体位性低血压。如一些老年人从平卧位突然到坐位,或者早上起床时站起来,会感觉头晕。这时测量血压就发现血压很低。老人再躺下的时候,血压就会恢复正常,这就是体位性低血压。但也有一部分老人,在这种体位改变以后会产生血压增高的现象。比如饱食以后,就可能造成血压升高,比如一些老人晨起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和老人的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有关。如果老人的植物神经功能降低,可能就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者体位性高血压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嘱咐病人慢起慢坐,不要吃得过饱。
水银血压计的使用方法
水银血压计的使用方法有很多,首先是准备工作,患者不能憋尿,不能抽烟喝酒。接下来就是进行测量了,一是要坐姿正确,二是患者衣物要单薄一点。第三点是放置水银血压计要正确。最后就是水银血压计的注意事项,不要过于紧张,放松心态就可以了。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会破坏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导致严重后果。高血压初期身体症状不易被发现,如全身细小动脉痉挛。随着病情发展,细小动脉逐渐硬化,中等以及大动脉出现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多发于冠状动脉、脑动脉及肾动脉。
语音时长 01:53

2018-09-30

5389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