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期间要注意什么问题
化疗期间需注意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保护、感染预防及心理调节等问题。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需通过规范监测和科学护理降低风险。
1、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每周需复查血常规,当白细胞低于3×10⁹/L时可能需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血小板降低可能引发出血倾向,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悬液。贫血患者可配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血药物。
2、消化道反应
顺铂等化疗药易引发恶心呕吐,可在化疗前预防性使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腹泻患者需口服蒙脱石散,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食欲减退时可少量多餐,选择高蛋白营养粉补充能量。口腔溃疡可用康复新液含漱。
3、肝肾功能保护
环磷酰胺等药物经肝肾代谢,需定期检测转氨酶及肌酐值。肝功能异常时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肾功能损伤需调整药物剂量。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但需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
4、感染预防
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需住层流病房,避免接触生冷食物。体温超过38℃应立即进行血培养,经验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保持皮肤清洁,肛周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家属有呼吸道症状时需戴口罩。
5、心理调节
化疗引起的脱发、乏力等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可参加肿瘤患者互助小组,必要时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音乐疗法和正念训练有助于缓解压力。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向患者传递负面情绪。
化疗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2克/公斤体重。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所有药物调整需经肿瘤科医生评估,出现发热、出血等急症需立即就医。治疗间歇期可进行中医调理,但禁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草药。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疗效,根据病情调整化疗方案。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肿瘤
- 2 什么是肿瘤里面
- 3 怎么清楚哪些是肿瘤哪些不是?
- 4 肿瘤是怎样形成的呢?
- 5 肿瘤是怎么形成的?
- 6 肿瘤是如何形成的?
- 7 肿瘤是怎样形成的呢
- 8 肿瘤如何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