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时意外怀孕怎么办
乙肝治疗期间意外怀孕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药物影响胎儿发育。处理方式主要有停用抗病毒药物、更换妊娠安全药物、加强母婴阻断措施、定期监测肝功能、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等。
1、停用抗病毒药物
部分抗乙肝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可能对胎儿有致畸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立即停药。孕妇可能出现病毒反弹导致肝功能异常,需密切监测转氨酶和乙肝病毒载量。此时可暂时采用护肝治疗,如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辅助控制炎症。
2、更换妊娠安全药物
医生通常会换用妊娠B级药物如替比夫定片或拉米夫定片,这些药物在孕中晚期使用相对安全。更换药物后需每4周检测乙肝DNA定量,确保病毒复制被有效抑制。若出现药物耐药情况,可能需联合使用注射用干扰素α进行免疫调节。
3、加强母婴阻断措施
孕28周起需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哺乳期母亲若病毒载量较高,应避免母乳喂养。产后需继续抗病毒治疗,防止肝炎活动导致肝功能衰竭。
4、定期监测肝功能
妊娠期间每4-6周需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若数值超过正常值3倍需住院治疗。伴随胆汁淤积时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症状。严重肝损伤可能需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孕妇生命安全。
5、评估胎儿健康状况
通过超声检查观察胎儿发育情况,重点排查药物可能导致的神经管畸形等缺陷。孕16-20周需做羊水穿刺检测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概率。分娩时应选择有母婴阻断经验的医院,避免产道出血增加病毒传播风险。
乙肝孕妇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不少于80克,避免腌制食品减轻肝脏负担。保证充足睡眠,妊娠中晚期建议左侧卧位改善肝脏血流。保持乐观心态,可通过孕妇瑜伽等轻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肝区疼痛。所有治疗需在传染病专科医生和产科医生共同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