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怎样形成的
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形成过程涉及血脂沉积、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多因素作用。主要诱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
1、血脂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内膜沉积形成脂质条纹,逐渐发展为纤维斑块。斑块内脂质核心扩大可导致血管腔狭窄,同时诱发血小板聚集。此类患者需控制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
2、血管内皮损伤
高血压产生的剪切力、烟草中的有害物质等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单核细胞浸润转化为巨噬细胞,加速泡沫细胞形成。临床常见胸痛、胸闷症状,可配合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心肌供血。
3、炎症反应
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促使斑块纤维帽变薄。不稳定斑块破裂时暴露胶原纤维,引发急性血栓形成。此类患者可能出现静息心绞痛,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
4、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的糖基化终产物可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加速动脉钙化进程。典型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短,需严格控糖并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调节代谢。
5、血流动力学改变
长期心动过速或血压波动导致血管壁机械应力增加,斑块易发生裂隙。这类患者常伴心律失常,可选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
预防冠心病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蔬菜300-50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吸烟者需立即戒烟。已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