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中风防治知识你了解吗

56250次浏览

1.什么是脑中风

脑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以猝然昏倒,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西医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

2.脑中风是危害中老年人的主要杀手

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病例200万人,每年死于脑中风超过150万人,中风后存活者约有600~700万人。在存活的病人中,约75%~80%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度残疾超过40%。约有1/4~1/3可能在2至5年内复发。脑中风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

3.高血压病是引起中脑中风的重要元凶

高血压病被认为是脑中风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的人比无高血压病的人患中风的危险高7倍。长期、持续的血压升高,可加速动脉硬化,在突然增高血管内的压力时,可使脑内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4.脑中风患者完全康复不是梦

脑中风患者病后如果能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防治,注意功能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很多病人是可以完全康复,而且多年保持健康的。

 5.脑中风好转后还会复发吗?

如果不注意预防,脑中风病后1~2年内复发的机会很大,而且复发的病死率比第一次更高。但只要方法得当,不放松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防治,坚持按医嘱服用降血脂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风后再复发是可能预防的。

 6.得了脑中风怎么办?

当有人发生脑中风时,首先迅速拨打120叫救护车,并将病情如实准确地告诉医生。救护车来之前,家属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让病人保持安静,禁止摇晃、震动头部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要松开上衣纽扣和腰带,如有假牙应摘出,并将患者头侧向一边。

(3)进行现场急救。检查患者的情况,如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要马上做心、肺复苏。

(4)如果从楼上用担架抬下病人,应保持头高脚低,以减少脑部充血。在送医院途中,可用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7.脑中风前常见的预警信号有哪些?

(1)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即可恢复常态,出现此种现象时,意味着大脑的血液供应出现了问题。

(2)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可能是脑出血的信号,应特别注意。

(3)常常哈欠不断,是脑缺氧的表现。在缺血性中风发生几天前,80%左右的人频频打哈欠。

(4)突然眩晕,视物旋转、耳鸣、呕吐、取物不准,四肢麻木无力且反复发作,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5)反复出现说话不清、视物模糊、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是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闹缺血发作的典型表现。

(6)短暂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视力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

(7)头部转动时突觉手臂无力。有的中老年人持刀刮脸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有时伴说话言语不清,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后完全恢复常态,这说明颈动脉系统给大脑供血不足。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了上述信号,应及时就医,切不可掉以轻心,耽误治疗时机。

8.脑中风的综合预防法

控制高血压、防治糖尿病、戒烟限酒、保持情绪平衡、防止大便秘结、饮水要充足、坚持适量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注意气候变化、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关推荐

02:25
脑中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引起脑中风的原因是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可控和不可控两种,可控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等;不可控因素主要是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等。中医认为中风病的发病与元气亏虚、痰瘀、风火密切相关。患者可以使用具有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等功效的中成药治疗,如牛黄清心丸,对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的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等症状都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
02:51
脑中风的急救方法
脑中风突发时,首先应使患者保持平卧,头部略向后仰,开通气道。如果患者发生呕吐,则应将其脸朝向一侧,避免误吸。如果患者口中有假牙,应及时将假牙取出。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另外,在等待急救的同时,也可遵医嘱,给患者服用等急救药物,能够促进患者清醒,为抢救赢得时间。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单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等。出血性脑卒中多在活动中起病,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
脑中风疾病要怎么判断
脑中风的判断主要从它的症状表现入手。脑中风发生之后,患者有可能出现眩晕、持续性头痛、视感障碍、麻木、口角流涎、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此时应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治疗,根据检查结果选择药物或手术等治疗方式。
脑中风是什么原因
脑中风是中医的说法,在西医上称之为脑血管病,它分为缺血用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我们称之为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受到斑块的阻塞而引起的,而出血性中风,我们称之为脑出血,或者蛛网膜下降出血,一般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或者是动脉瘤破裂以后而导致的。脑中风以后患者出现了一些症状,比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情况,都是脑卒中的相关症状。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患者需要及时就诊于神经内科,进行病因的查找,首先要进行投入CT来区分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进行初步诊断了以后,要进行相关的治疗。对于急性期的缺血性脑中风,我们需要采取溶栓治疗,可以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药丸及治疗应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治疗,对于出血性中风,当有手术指征时,也就是基底节区出血大于30毫升,丘脑出血大于15毫升,小脑出血大于10毫升都是手术指征,需要及时进行血肿清除术,或者是一些血肿抽吸术等等,也挽救患者生命。当没有手术指征时,需要内科保守治疗,应用脱水较浓压药物,脑保护治疗以及应用水质、水电解质平衡质量,脑中风患者一般会有一些后遗症的发生,在病情稳定时我们需要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自身也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配合与康复训练,同时要应用药物把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对于中风以后引起的心理问题,比如中风以后的焦虑抑郁状态,可以配合心理医师应用相关的药物进行相关的疏导,这样才行。脑中风患者要改善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减轻压力,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远离烟酒,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2:17

2020-03-20

58836次收听

脑中风后遗症
脑中风后遗症包括一侧肢体的活动不灵,甚至完全不能活动,一侧肢体的感觉麻木、疼痛等感觉障碍,失语,完全不能说话或者表达不清,或滔滔不绝、答非所问,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视物模糊,意识障碍、出现昏迷、植物状态等。脑中风本身就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疾病。脑中风在医学上称之为脑血管疾病,有85%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会或多或少的遗留有一些后遗症。脑中风患者出现后遗症以后,必须要引起患者自身或者家属的重视,要加强护理,在脑中风半年以内要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要请专业的康复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的关键在于防止患者意外情况的发生。由于中风以后肢体活动的不灵活或智能的减退,有的患者会出现坠床、或者跌倒或者走失等意外情况,所以加强护理心理疏导才是很关键的。脑中风以后患者还要积极的规律的口服药物,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患者自身也要保持良好状态,因为有很多脑中风患者,也包括中风以后的焦虑状态、中风以后的抑郁状态,甚至出现脑中风以后的精神疾病,这都属于身心疾病,心理干预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脑中风的患者在肢体语言,以及心理意识等方面更加的护理,包括一些营养的知识,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都非常重要,争取将后遗症减小到最小,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语音时长 02:15

2020-03-20

50020次收听

脑中风后遗症要吃哪些药
脑中风后遗症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来稳定病情。脑中风在医学上又称之为脑血管疾病,本身就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以及高再发率的疾病,脑中风患者会有百分之85的遗留有或多或少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包括肢体的活动不灵活,或者一侧肢体的麻木、疼痛,有的患者表现失语,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答非所问,出现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情况,有的表现为视物模糊、视物发花或者视物成双的现象,严重时会遗留有意识障碍、昏迷的现象。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服用药物以积极预防脑血管病在发为主,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这些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口服他汀类药物来稳定斑块,如果患者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房颤等疾病时,上述的相关药物,可以口服、降压、降糖、降脂以及将同型半胱氨酸等等相关的药物,同时房颤患者要稳定心率,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使房颤转变成窦性心律,都能有效地防止脑卒中的再次发生。脑卒中、后遗症发生以后,除了应用药物,也要加强护理,因为患者行动不便可能会造成比如坠床、出现跌倒、意外走失等,都可能会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关爱患者才是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关键。脑中风后遗症如果在发病6个月以内还可以配合与积极的康复训练,有望使脑卒中偏瘫,失语等情况症状减轻,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使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
语音时长 02:14

2020-03-20

52532次收听

高血压脑中风怎么治
很多年纪大的人血压增高速度比较快,所以就导致了脑中风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正确治疗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及时稳定血压,防止血凝,及时戒烟戒酒,重视发病先兆,还要注意规律生活,这样才可以达到比较好的作用。
03:10
脑中风是怎么回事
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称为脑梗死,是由脑血管受斑块阻塞引起,出血性中风称为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降出血,一般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动脉瘤破裂后而导致。脑中风患者出现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需要及时就诊于神经内科,进行病因的查找,CT区分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初步诊断后,进行相关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中风,需采取溶栓治疗,没有手术指征时,需要内科保守治疗,应用脱水较浓压药物,脑保护治疗以及应用水质、水电解质平衡质量,脑中风患者,要改善自身不良生活方式,减轻压力,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远离烟酒,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脑中风后遗症如何治疗
脑中风这种疾病容易有后遗症,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可以用西医方法和中医方法,西医治疗主要就是使用脑活素或者是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中药主要就是脑塞安胶囊、益脑宁片、安脑丸。
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
早期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越早开始恢复越好。脑卒中会导致很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会影响患者的运动障碍,就是说的残疾。预防残疾的发生,除了给一些药物的治疗以外,还要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肢体瘫痪的患者一定要他早期活动,上肢不要老练曲,要练伸,因为最后脑中风的后遗症,患者上肢是曲折的,伸不开,说明要练伸;下肢要反过来。所以在做脑中风的康复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越练越曲,说明病人越来越挛缩。
语音时长 01:30

2018-09-21

60961次收听

中风后该怎么吃药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根据情况选择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他汀类的药物、抗高血压的药物、脑细胞代谢的药物等药物。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者是氯吡格雷;另外要用他汀类的药物,如常用的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等;要用一些控制危险因素的药,如果有高血压,必须要吃抗高血压的药物,有糖尿病必须控制糖尿病。如果患者是缺血性卒中伴有房颤,建议尽量用抗凝的药物华法林钠或者是新型的口服抗凝剂还有其他一些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药物;急性期的时候,可以用一些丁苯酞胶囊,胞磷胆碱胶囊等等,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用药,中药都可以。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一定要把血压控制好,在病情稳定半年以后,如果患者的缺血风险也非常高,就跟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一样,再进行一些治疗就可以。
语音时长 01:54

2018-09-21

62724次收听

03:03
哪些人容易得脑中风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以及出血性损伤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为脑卒中或者是脑血管意外。如果不给予脑中风患者积极的治疗,就会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危害。脑中风这种疾病,有着很多的危险因素。脑中风的危险人群,便是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疾病的人群,比如一些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如年龄、种族以及家族史,一般老年人肯定是容易患上脑中风,有家族史的患者,也容易患上脑中风;而对于那些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则可以进行积极地干预,以减少卒中的发生,比如本身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如果长期症状控制不良,患脑中风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另外,还有房颤以及颈动脉狭窄等患者,如果对于这些疾病不加以控制,患上脑中风的风险也会比较大。
02:03
中风患者什么时候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及时地进行康复治疗,可以使九成的中风存活患者恢复独立行走能力以及自理生活能力,还可以使三成的患者恢复工作。对于中风患者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患者的结局就会越好。患者无论是发生哪一种脑损伤,都可以在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后的48小时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介入规范的康复治疗。针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绝对不单单只是针灸以及推拿那么简单。康复治疗的手段,除了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以外,还有作业治疗。比如,中风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就包括良肢位的摆放、神经促进技术等;中风患者中后期的康复治疗措施就包括步行训练、转移训练以及手功能训练等。中风患者早期的康复训练,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治疗脑中风的食疗方
在我国,每一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约有350万。计算一下,每一天就有约9722个人死亡,每一小时有405人,每一分钟就有6.8个人,每十秒钟就有1.1个人,这充分说明了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非常高。
上了岁数的人,要提防脑中风
提起中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根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很多上了岁数的人都会发生中风,而中风发作时非常迅速,人前一刻还好端端的然后就突然晕倒、不省人事,治疗后很多人还是会有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的后遗症,此病与风流窜善变的特点相似,所以又叫中风。西医里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等都属于脑中风。由于中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常留有后遗症又不好恢复,是历来医家都很头疼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