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心慌心悸焦虑做什么检查
胸闷心慌心悸焦虑建议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甲状腺功能检查等项目。这些检查有助于排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结构异常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1、心电图
心电图是筛查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基础检查,可捕捉发作时的心电活动异常。检查时需暴露胸部、手腕和脚踝,通过电极片记录心脏电信号。若检查期间未发作症状,可能需结合动态心电图进一步监测。
2、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通过24-48小时连续监测,提高偶发心慌的检出率。受检者需佩戴便携式记录仪,记录日常活动中的心电变化,尤其适合阵发性心悸患者。检查期间需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以便对照分析。
3、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排查心肌病、瓣膜病等器质性疾病。检查时医生将探头置于胸壁,通过声波成像观察心室壁运动、瓣膜开闭情况。该检查无辐射,但需保持平静呼吸配合图像采集。
4、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血管狭窄程度。适用于有胸痛伴心慌的中高危人群,需住院在导管室进行。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术后需压迫穿刺部位防止出血。
5、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表现为心慌伴焦虑,需抽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避免近期服用含碘食物或药物。若结果异常可能需结合甲状腺超声进一步评估。
出现胸闷心慌心悸焦虑症状时,建议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保持规律作息。可尝试深呼吸训练缓解焦虑,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或瑜伽等适度运动。若症状频繁发作或伴随胸痛、晕厥,须及时至心血管内科或内分泌科就诊,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记录症状发作诱因和持续时间,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