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扁桃体炎的症状主要有咽痛、吞咽困难、发热、扁桃体红肿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方法包括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咽痛
咽痛是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咽喉部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吞咽时加重。疼痛可能放射至耳部,严重时影响进食和说话。急性期疼痛剧烈,慢性期多为隐痛或异物感。疼痛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细菌性感染通常疼痛更明显。患者可尝试用淡盐水漱口缓解症状,但需避免刺激性食物。
2、吞咽困难
由于扁桃体肿胀和疼痛,患者常出现吞咽困难症状。轻者仅感吞咽不适,重者可能完全无法进食流质。儿童可能出现拒食、流涎等现象。长期吞咽困难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需及时干预。建议选择温凉流质或软食,少量多次进食。若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排除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并发症。
3、发热
急性扁桃体炎多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儿童发热症状往往更显著。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突发高热,病毒性感染多为中低度发热。发热时可能伴随寒战、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适当补液和物理降温有助于缓解,但持续高热需警惕化脓性并发症。体温超过38.5℃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
4、扁桃体红肿
检查可见扁桃体明显充血肿胀,表面可能出现黄白色脓点或脓性渗出物。慢性炎症时扁桃体可能增生肥大,表面凹凸不平。化脓性感染时渗出物可融合成片,严重者形成假膜。这种体征需与白喉等疾病鉴别。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控制感染扩散,但不可强行清除渗出物。
5、颈部淋巴结肿大
约半数患者伴有下颌角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淋巴结直径多小于2厘米,质地较软,活动度好。化脓性感染时淋巴结可能融合固定,出现明显压痛。慢性炎症可导致淋巴结持续性轻度肿大。该症状反映局部免疫反应程度,通常随炎症控制而消退。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肿大淋巴结。
扁桃体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饮食宜选择温凉、柔软、易吞咽的食物,如粥类、蒸蛋、果泥等,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保持口腔卫生,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漱口水漱口3-4次。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干燥。急性期应隔离休息,避免传染他人。适当进行颈部冷敷可缓解疼痛,但需注意避免冻伤。症状缓解后也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若反复发作每年超过4次,或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