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有哪些危害表现
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肠穿孔等并发症。肠炎可能由感染、免疫异常、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常见类型包括感染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1、腹痛
腹痛是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多位于下腹部或脐周,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感染性肠炎腹痛常伴随排便后缓解,炎症性肠病腹痛可能与病变部位相关。腹痛发作时可通过热敷缓解,但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板状腹,需警惕肠穿孔可能。
2、腹泻
肠炎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粪便呈水样或含有黏液脓血。长期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引发口干、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严重时可出现低钾血症引起肌无力。急性期需口服补液盐,慢性腹泻患者应检测血清电解质水平。
3、发热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炎多伴有38-39℃发热,全身乏力等中毒症状。炎症性肠病活动期可出现低热,若体温超过39.5℃可能提示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发热期间应监测体温变化,物理降温无效时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
4、营养不良
慢性肠炎因长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可导致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克罗恩病患者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缺乏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肠内营养粉剂,严重者需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等制剂。
5、肠外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可伴发虹膜炎、结节性红斑,克罗恩病可能出现关节炎、胆管炎。部分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肛周脓肿等病变。这些表现多与免疫异常相关,需通过结肠镜检查明确原发病,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肠炎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建议记录每日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便血量增多时需立即就医。长期患病者应定期进行肠镜和营养状态评估,遵医嘱规范用药控制病情进展。
相关推荐
01:13
01:48
02:03
02:59
02:5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常见肠炎有哪些肠炎?
- 2 常见肠炎有哪些肠炎
- 3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肠炎
- 4 肠炎是怎么形成的
- 5 突然肠炎怎么引起的
- 6 什么叫肠炎
- 7 什么能引起肠炎
- 8 有了肠炎怎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