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的分类
肾小球肾炎主要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和遗传性肾小球肾炎三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系统性疾病;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则以Alport综合征为代表。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指病变局限于肾脏的肾小球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水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迅速,可短期内导致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迁延,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诊断需结合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和肾活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2、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由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所致。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狼疮性肾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病理类型多样,需通过肾活检明确分型。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控制血糖、免疫抑制治疗等。高血压、血管炎等疾病也可导致继发性肾小球损伤。
3、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遗传性肾小球肾炎由基因突变引起,以Alport综合征最常见。患者常表现为血尿、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异常,男性症状较重。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变薄或增厚伴分层。基因检测可确诊。目前无特效治疗,重点在于延缓肾功能恶化,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其他遗传性肾病如薄基底膜肾病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尿蛋白、肾功能和血压,限制钠盐和蛋白质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合并水肿时应控制饮水量,高血压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出现乏力、恶心等尿毒症症状需及时就医。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
相关推荐
02:01
01:45
01:48
02:00
02:07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肾小球肾炎该注意什么
- 2 得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得的
- 3 肾小球肾炎该注意哪些
- 4 肾小球肾炎怎么造成的
- 5 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 6 肾小球肾炎是是怎么造成的
- 7 肾小球肾炎应该注意什么
- 8 肾小球肾炎怎么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