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早期症状及表现是什么
肠炎早期症状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等。肠炎可能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腹痛
肠炎早期常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疼痛程度可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绞痛。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痛通常伴随肠鸣音亢进,细菌性肠炎可能出现压痛或反跳痛。腹痛发作时可尝试热敷缓解,若持续加重需就医排除阑尾炎等急腹症。
2、腹泻
早期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至3-10次/日,粪便呈稀水样或糊状,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细菌性肠炎可见黏液脓血便,轮状病毒肠炎常伴蛋花样便。腹泻期间应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肠道负担。
3、恶心呕吐
胃肠黏膜受刺激时可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婴幼儿呕吐易引发脱水,家长需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呕吐后应暂禁食2-4小时,后从米汤等流质开始逐步恢复饮食。
4、发热
感染性肠炎常伴低至中度发热37.5-39℃,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出现高热寒战。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持续发热超过3天需血常规检查。儿童出现热性惊厥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退热栓剂掩盖病情。
5、食欲减退
炎症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时出现厌食、早饱感,婴幼儿可能拒绝哺乳。可少量多次给予米粥、面条等低渣饮食,避免强迫进食。长期食欲不振需排查合并电解质紊乱或肠道寄生虫感染。
肠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蒸苹果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乳制品摄入。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可使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保证充足休息,腹泻严重时使用蒙脱石散等肠黏膜保护剂,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治疗。恢复期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