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背痛的评估
慢性腰背痛的评估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慢性腰背痛可能由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管狭窄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了解有无外伤史、职业特点、日常活动习惯。记录伴随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询问既往病史、家族史及用药情况,排除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腰背痛。
2、体格检查
观察脊柱形态、活动度,检查局部压痛点和叩击痛。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肌力、感觉、反射测试,评估是否存在神经根受压表现。特殊检查如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可帮助判断神经根受累情况。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显示脊柱骨性结构异常如骨折、滑脱、退变。CT能清晰显示骨性结构,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评估椎间盘、神经、韧带等病变。骨扫描有助于发现肿瘤、感染等代谢性骨病。
4、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可筛查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类风湿因子、HLA-B27检测有助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骨代谢标志物和骨密度检查可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5、功能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或数字评分法量化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Roland-Morris问卷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受限情况。步态分析、平衡测试可反映运动功能状态。
慢性腰背痛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久坐久站。适度进行腰背肌锻炼如游泳、平板支撑,增强核心肌群力量。控制体重,减少脊柱负荷。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采取侧卧屈膝体位。急性发作期可局部热敷或冷敷,疼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复查。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