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和未分类心肌病。
1、扩张型: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酒精滥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每日一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5-10mg每日一次,以及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25-50mg每日两次。
2、肥厚型: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壁增厚为特征,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心悸、晕厥等症状。治疗包括避免剧烈运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10-40mg每日三次、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40-80mg每日三次,以及必要时进行室间隔切除术或酒精消融术。
3、限制型:限制型心肌病以心室充盈受限为特征,可能与淀粉样变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腹水等症状。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25-50mg每日一次、血管扩张剂如硝酸异山梨酯10-20mg每日三次,以及必要时进行心脏移植。
4、致心律失常: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以右心室心肌被脂肪和纤维组织替代为特征,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晕厥、猝死等症状。治疗包括避免剧烈运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200mg每日一次、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10-40mg每日三次,以及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术或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5、未分类型:未分类心肌病包括一些不符合上述类型的特殊心肌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心悸等。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包括对症治疗、药物调整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运动上建议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上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遵医嘱服药,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