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诊治指南
骨性关节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与关节软骨退变、肥胖、关节损伤、遗传等因素有关。
1、药物治疗
骨性关节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和炎症。氨基葡萄糖胶囊有助于修复软骨,玻璃酸钠注射液可改善关节润滑功能。严重疼痛时可能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片,但需警惕成瘾性。药物治疗需结合影像学评估和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关节肿胀。脉冲射频治疗能阻断疼痛信号传导,水疗通过浮力减轻关节负荷。中医针灸选取犊鼻、阳陵泉等穴位可通络止痛,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物理治疗期间应避免关节过度负重,建议每周2-3次,10-15次为1疗程。
3、手术治疗
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游离体导致的关节交锁,单髁置换术用于局部软骨缺损。终末期患者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假体使用寿命可达15-20年。术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早期使用CPM机被动活动,6周后逐步恢复负重。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年龄、活动需求和关节畸形程度。
4、生活干预
体重每减轻5公斤可降低膝关节负荷15-20公斤,建议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使用手杖或护膝可减少关节压力,居家可进行直腿抬高、踝泵等肌力训练。避免爬山、深蹲等加重关节磨损的活动。
5、辅助疗法
脉冲电磁场治疗可刺激软骨细胞增殖,体外冲击波能促进组织修复。中医熏蒸采用独活、威灵仙等药材可祛风除湿,但皮肤破损者禁用。膳食补充剂如硫酸软骨素需连续服用3-6个月见效,不可替代基础治疗。所有辅助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核心方案进行。
骨性关节炎患者应保持合理体重,BMI建议控制在18.5-23.9之间。日常选择平底软底鞋,避免长时间保持跪姿或蹲姿。居家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坐位时伸直膝关节保持10秒,每日3组每组15次。饮食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量摄入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睡眠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保持微屈体位。定期复查X线评估病情进展,出现关节畸形或夜间静息痛需及时就诊。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