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为什么爱“说谎”

60947次浏览

孩子爱说谎可能与模仿行为、逃避惩罚、想象与现实混淆、寻求关注、心理发展不成熟等因素有关。家长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引导,避免简单粗暴的批评。

1、模仿行为:

孩子可能通过观察周围成年人的行为学习说谎,例如家长为避免社交尴尬而编造借口。这种情况无须过度紧张,家长应以身作则减少善意的谎言,并通过绘本故事帮助孩子理解诚实的重要性。若长期存在模仿性说谎,可尝试角色扮演游戏强化正面行为。

2、逃避惩罚:

当孩子因害怕责骂而隐瞒打碎物品等行为时,属于典型的防御性说谎。家长需反思日常教育方式是否过于严厉,建议采用非暴力沟通,明确告知"犯错后主动承认不会受罚"。同时可制定奖励机制,对诚实行为给予具体表扬。

3、想象混淆:

3-5岁幼儿常将幻想与现实混淆,如声称看见恐龙在花园玩耍。这是认知发展的正常现象,家长无须纠正或指责,可温和回应"这个想象很有趣",逐步引导区分真实与虚构。随着大脑前额叶发育,这种情况会自然减少。

4、寻求关注:

当孩子虚构"幼儿园得奖"等事件时,可能反映情感需求未被满足。家长需增加高质量陪伴时间,每天安排15-20分钟专注互动。对于学龄儿童,可通过家庭会议等方式创造表达机会,减少通过说谎获取关注的动机。

5、心理发展因素:

部分说谎行为与心智理论能力发展相关,孩子正在学习理解他人视角。若伴随偷拿物品、虐待动物等行为,可能与品行障碍有关,建议家长记录行为频率并及时寻求儿童心理科帮助。常规发育过程中的说谎行为,多数在7-8岁后逐渐减少。

家长应建立开放包容的家庭氛围,避免将孩子说谎定性为道德问题。日常可通过《狼来了》等寓言故事潜移默化传递诚实价值,当发现说谎时保持情绪平稳,重点了解背后需求而非单纯指责。定期与学校老师沟通观察孩子在集体环境中的表现,若说谎行为持续6个月以上或伴随其他异常,建议到儿童保健科进行发育行为评估。注意保证孩子每日有足够的自由游戏时间,减少因压力导致的防御性说谎。

相关推荐

孤独症(无智障自闭症)的表现及治疗
孤独症(无智障自闭症)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和语言发育迟缓,可通过行为干预、教育训练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孤独症通常与遗传因素、脑功能异常、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
母亲成为孩子的镜子
母亲成为孩子的镜子是指母亲通过言行举止、情绪反应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模式。这种镜像效应主要体现在情绪管理、社交能力、价值观塑造等方面,可能通过模仿学习、情感共鸣、认知引导等机制实现。
孩子自卑怎么回事
孩子自卑可能由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交挫折、学业压力、身体缺陷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家庭支持、社交训练、学业辅导、医疗干预等方式改善。1、遗传因素部分孩子可能因遗传倾向更容易出现自卑情绪,表现为性格内向、敏感多疑。...
如何治疗孤独症
针对孤独症,实际上没有特别理想的药物,主要从心理方面医治孤独症。在治疗时,要观察孤独症患儿是否有多动症、情绪失控、冲动等表现,如果有这些疾病,要把合并症治好,可以很大程度改善孤独症患者生活质量。如果患者没有共病,单独有孤独症,想要治愈孤独症的可能性较低。日常可以带着孤独症患者多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尽量让他们适应现代生活,还要做好人际关系训练以及语言训练,可以让患者多表达心理感受,还要学习如何回应别人的邀请。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1

70342次收听

儿童孤独症会不会遗传
儿童孤独症有遗传倾向,引发原因主要是多基因遗传或非遗传因素,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治疗,只能干预处理,做好生活防护措施。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有孤独离群、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刻板行为,患有儿童孤独症的患儿从小就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喜欢和他人交往、交流。甚至在和比较亲密的人拥抱时,也不会表现出任何情绪,严重时还会造成终身沉默不语。
孤独症长大后会怎样
孤独症长大后会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孤独症的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要差,在正常的一个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交流方式和正常人也有差异。孤独症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
语音时长 01:12

2019-01-25

68842次收听

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表现是交流的障碍,患者不能够正常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包括语言方面、肢体交流等。患者基本上很少与他人进行眼神的对视,甚至别人与他对视时,眼神会躲避。大一点的孩子不会主动发起与同伴的交流,这是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还有核心的症状是重复刻板的行为,患者会反反复复做意义不大的事情,如反复开关灯、反复开关门、反复开关水龙头、反复开关柜子门或者是开关抽屉等。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是反复坐电梯,有的孩子是把各种物体、小汽车、积木、包括家里类似的东西,如瓶子、罐子,摆得很整齐,给他打乱一点就会大发脾气,这也是重复刻板的行为。孤独症患者还有一个特点是执拗,注意全都集中在他重复刻板的行为上,从一个场景转换到另外一个场景很困难,而且还会大发脾气,也有的孩子表现比较特殊,可能不存在这种典型的类型,没有明显的重复刻板的行为,但是实际上经过仔细的行为观察和了解后可以发现依然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这种患者穿衣服时难,他不想穿,但是穿好后要给他脱下来也难,这也是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转换困难。简而言之,注意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都是最核心的问题。此外,孩子的兴趣可能会很狭窄,不像正常的孩子见到新奇的东西,都会引起注意和兴趣,患者通常感兴趣只有几件事,如看动画片,仅仅喜欢看一两个动画片,患者的兴趣比较狭窄,例如喜欢汽车,看书的时候也只挑有汽车的书看,其它的书他也不感兴趣,或者是某一段时间孩子就喜欢其中一两件事,如某一段时间就喜欢听某一首歌,这都是属于兴趣狭窄的特点之一。还有孤独症的孩子容易出现感觉方面的异常,大部分的患者感觉敏感,他们感觉声音会放大,所以大噪音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痛苦。放炮的声音、吹风机的声音,患者可能都会紧张和害怕,小一点的患者会哭,大一点的患者会捂耳朵;患者对光也比较敏感,例如夏天从屋子里面到外面,正常人会感觉到比较亮,但还不至于引起不适,但是孤独症患者会感觉到不舒适,此时他就会闭眼睛、捂眼睛;患者味觉也很敏感,所以孤独症的孩子很多都有挑食、偏食的情况。少数的孩子感觉方面异常会比较钝,如小婴儿,有的家长会反映打针不哭,正常情况打针肯定要哭,但是孤独症孩子对疼痛的感觉不敏感,但家长往往会认为小孩打针不哭,很乖,但实际上任何与正常孩子的差异,都应该引起注意。总之,孤独症最主要的特点是交流的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的狭窄、还有感觉方面的异常,这是病症四大最主要的特点。
语音时长 05:49

2019-01-25

63151次收听

孤独症是什么原因
孤独症病因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可能基因的问题,还有环境的刺激等造成基因的突变或者是大脑的损伤等因素。目前有比较明确的综合症会导致孤独症的症状。但有大脑的损伤并不一定是孤独症,可能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孤独症病因也有其他的学说,如过敏学说、毒物学说等。总之,孤独症是多因素引起,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
语音时长 01:26

2019-01-25

59098次收听

孤独症检查什么
孤独症病因复杂,目前没有简单的生物学诊断方法。孤独症的诊断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观察孩子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孤独症孩子的特点,是否存在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同时也可以辅助进行孤独症的量表、发育测评。因为孤独症的孩子可能伴有精神发育迟滞,所以一定要进行发育测评。目前国际上有一种叫ADOS测查的方法是针对孤独症孩子,ADOS测评主要是从孩子交流能力的损伤程度来评判,最终的分数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诊断孤独症。这种方法非常耗时耗力,所以很难普及,在国外的收费也很高,在国内个别的机构也可以进行,但是很难大面积开展。因为孤独症的发病率较高,如果仅靠这种方法来诊断孤独症,可能会耽误很多孩子。
语音时长 02:05

2019-01-25

62888次收听

02:36
孤独症是自闭症吗
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有不少家长会好奇孤独症是不是自闭症,大多数家长对自闭症的名称比对孤独症认知的程度更高。孤独症最早在国外发现。中国开始诊断孤独症时,国内的专家对这种疾病的诊断给它命名就叫自闭症。自闭症主要是源自于英文翻译,所以两者是一种疾病。目前,孤独症更全面的名称叫做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包含与孤独症相关的一系列病症,包括精神瓦解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等。
02:32
孤独症的原因
孤独症病因不明确,但有数据表明,可能与基因、环境刺激、大脑损伤、过敏、中毒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孤独症的病因全世界也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目前有一些比较明确的综合征会导致孤独症的症状,但全世界对孤独症病因的认知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可能是基因的问题,如在孕期受到感染,还有环境的刺激等造成基因的突变或者是大脑的损伤等,都可以造成孤独症,但有大脑的损伤并不一定是孤独症,有可能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孤独症病因也有其他的学说,如过敏学说、毒物学说等。总之,孤独症是多由因素引起,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
02:44
孤独症的治疗
患者一旦诊断为孤独症都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患者的行为改变不了,孤独症即使是轻度,患者也存在交往的障碍,还会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因为患者有交流的障碍,在正常人群中,也不能有效发起他的交流,甚至其他孩子给他发出友好的交流信号,但是他的回应能力也很弱。如果患者不经过干预和治疗,他的这种能力水平也不能够有效提升,而且孩子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与他的大脑可塑性相关。所以,无论任何程度的孤独症,只要一经诊断,都需要进行治疗。
02:33
孤独症好治吗
从世界上孤独症专家的认知分析,孤独症是一种不能够治愈的疾病,但是近些年来的治疗经验证明,部分轻度的孤独症孩子经过治疗和干预,他们的行为特点、能力特点能够很接近于正常的孩子。虽说国际上的认知是孤独症的孩子不能够完全治愈,但是家长也不能悲观放弃,因为治疗和不治疗差别非常大,只要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孩子,他的能力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国际上的理论认为孤独症患者很接近正常人后,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处于某一个阶段,如情绪、社会环境的改变,他又会出现孤独症的行为特点。
02:19
孤独症长大后会好吗
孤独症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患者本身的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他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其它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也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的孤独症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他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他的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稍差,他在正常的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他们交流的方式也和正常人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