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保护肠道

63547次浏览

保护肠道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控制情绪、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肠道健康与消化吸收、免疫功能密切相关,需从生活习惯多维度干预。

1、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燕麦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补充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其中的益生菌可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减少高脂高糖及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2、规律作息

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肠道黏膜修复,避免熬夜导致肠道生物钟紊乱。固定每日排便时间,建立条件反射可预防便秘。饭后30分钟内避免立即平卧,防止胃酸反流刺激肠道。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能加速肠道血液循环。腹部按摩可顺时针轻揉脐周促进肠蠕动,每次5-10分钟。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防止肠粘连。

4、控制情绪

长期焦虑紧张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功能,可尝试正念呼吸或冥想调节压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需特别注意情绪管理,避免应激反应诱发腹痛腹泻。建立社交支持系统有助于缓解心理因素对肠道的负面影响。

5、定期体检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3年进行肠镜检查,筛查息肉等癌前病变。粪便潜血试验可作为初筛手段检测消化道出血。出现持续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排除溃疡性结肠炎等器质性疾病。

日常可饮用温蜂蜜水润肠,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及酒精。注意腹部保暖,夏季空调环境建议穿戴护腹衣物。烹饪方式优先选择蒸煮炖,减少油炸烧烤。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腹胀、腹泻或便秘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评估。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与症状的关联性,有助于识别个体敏感食物。

相关推荐

肠炎的早期症状
肠炎的早期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发热等。肠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02:44
怎样快速缓解肚子痛
肚子疼痛可通过以下方法缓解:一、毛巾热敷,将毛巾浸泡在热水里面然后拧干,热敷在肚子疼痛的位置,可起到止痛的作用。二、腹部按摩,用指腹按摩肚子周围的位置,先进行顺时针的按摩,再进行逆时针的按摩,可改善肚子血液循环,促进肠道的蠕动,缓解肚子疼。三、饮用生姜红糖水,达到祛除胃寒、止痛的效果。四、躺下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躺下休息可有效缓解肚子疼痛。急性上腹痛,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的急性发作期。同时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冠心病、心梗的患者,也可以出现急性腹痛。对于急性下腹痛,如果伴有泌尿系统异常,可能是急性膀胱炎、急性输尿管结石。女性出现急性腹痛,可能是异位妊娠。
02:42
脐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怎么办最好
儿童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大多是由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一般考虑是与感染有关,积极控制感染、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清淡饮食,腹部局部热敷、按摩、理疗等都可以使症状缓解,注意的是要和阑尾炎,肠套叠等其他,能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疾病。成年人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由腹腔内脏器器质性的病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一般运用保守治疗方法,期间多休养,配合调理药物,来调节水电解质失衡情况,若治疗期间发生腹痛,以及发热等现象,口服少量消炎药就可以控制情况。
03:06
肚脐眼左边一按就疼怎么办
肚脐眼左侧一按就疼涉及的疾病较多,这个位置疼痛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一、胃肠道的炎症性疾病、附件炎症、胃肠道肿瘤、特发性胃肠道的梗阻、胰腺炎、胰腺肿瘤,特发性脾脏疾病等引起的疼痛。如果出现肚脐眼左侧疼痛,尤其是按压疼痛,放开后还表现疼痛时,建议尽快地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专科医生查体。二、比较轻的肚脐眼的疼痛,就偶尔一下、两下的疼,这部分的疼痛可能是由于肠道痉挛引起,注意有没有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像辛辣、过热、过冷的食物。
大便有腥臭味就是癌症吗
应该说大便有腥臭味的话,应该是怀疑肿瘤的依据之一,有很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大便腥臭味,比如肠炎、肿瘤。所以如果大便出现了腥臭味,尤其是新出现的,以前没有,新出现大便的腥臭味,会考虑肠道可能有疾病,当然不一定是癌症。比如说炎症,比如说有一些寄生虫的感染,也可能出现腥臭味。但是如果大便在平常比较正常,但有一段时间出了腥臭味,而且持续存在,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检查一下肠道,尤其是结肠是否出现病变。怎么查呢?一、可以做抽血,查血液当中的肿瘤血清标记物。二、可以把大便送到医院,做便常规检查,检查有没有出血情况,里面有没有含血液的、含红细胞的、血色素的这种东西。这样考虑是肿瘤出血的,也可能引起的。另一方面最重要的要做肠镜,如果充分的做了肠道准备的情况下,肠镜能够对整个结肠有非常清晰的观察,甚至取活检来证明有没有肿瘤。
语音时长 01:35

2021-07-09

63500次收听

02:11
肚子不舒服大便出血怎么回事
大便出血一般情况下都可能是痔疮所致,也可能因为有肠炎、息肉甚至肿瘤等,需要做肠镜确诊。痔疮一般是在齿状线附近,该处没有神经,所以痔疮出血一般都不疼。如果出血合并腹痛,考虑可能有肠炎、息肉或者肿瘤。建议及时拍片检查,做一个全集成CT除外一下有没有其他疾病,如果仅仅是痔疮,可以保守治疗。
病毒性肠炎传染吗
病毒性肠炎传染的可能性非常大,我们在夏季或者是在秋季,病毒性肠炎最常见的几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诺瓦克病毒,第二就是轮状病毒,这个我们经常看报纸就可以看到说,某某某幼儿园轮状病毒,然后有多少个小朋友腹泻;然后谁谁在哪儿吃海鲜之后出现腹痛,然后出现甚至发烧、腹泻,经检查是诺瓦克病毒。这两种病毒都是非常典型的粪口传播,也就是通过患者的排泄物或者是分泌物,他有可能接触了我们正常人群的饮食,或者是手纸,或者是餐具,然后引起人群的继发感染,这个我们叫消化道的粪口传播,所以病毒性传染的可能性很大。有的疾病,还是一个国家的法定传染病,这个时候,如果身边有病毒性肠炎的患者,那我们就得需要做好衣物、餐具,然后厕所的相关洗消工作。
语音时长 01:24

2021-05-12

88096次收听

灌肠药多久可以大便
一般来说,我们灌肠药可能包括那种1:2:3,或者是一些中成药,或者是一些甘油、色拉油这类药物,我们需要让这个药物在进入直肠保留大概半个小时及以上,这样能够充分的让大便的干燥得到润滑,或者是刺激肠粘膜然后让它能够更好的排出大便.一般能够维持三十分钟或者时间更长,这个样子再去大便,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充分的湿润大便,让干燥的大便变得湿润一点,同时能够让肛门括约肌紧张一点,然后变得舒缓一点,这样效果更好一点,所以我们建议灌肠药使用三十分钟及以上,这样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2

82732次收听

肠炎胃会痛吗
肠炎一般不会引起胃痛的。在生理解剖结构上,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和腹上区,而肠道位于中下腹部,所以发生肠炎时一般只会引起下腹部或脐周疼痛,只有在肠炎感染严重且累及腹膜时,才会有全腹的疼痛,所以说二者并无直接关联。肠炎发生时一般伴有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腹泻等症状,大部分肠炎时是由细菌感染肠道引起的,与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无关,所以不会引起胃痛。如果胃痛有可能是胃部疾病引起,疼痛有可能是胃酸侵袭胃粘膜导致的,一般服用相关抗酸药物可以缓解。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22

91458次收听

总是打嗝和放屁是胀气吗
总是出现上述症状,考虑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可能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梗阻、幽门梗阻、胃下垂、胃息肉、肠息肉、局部肿瘤等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考虑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助消化、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比如复方胰酶、乳酶生、复方阿嗪米特、盐酸曲美布汀、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饮食上注意少吃或不吃容易产气的食物,饮食规律。建议适度运动,不要长期维持一种姿势,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所以和平时我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具有相关性。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19

96103次收听

02:58
盐酸小檗碱片需要注意什么
盐酸小檗碱片日常中常用的叫黄连素,主要是用于急性或慢性的肠炎,有轻微抑制肠道细菌的作用。当然,最近发现还有其他的药理作用,如可以缓解冠心病将来发作的情况,还有对血脂有调节的作用,甚至对肠息肉有抑制作用。总体来说,其适应症非常广泛,也是非常安全的药物,也有特殊的情况得需要注意。一是对本品过敏,二是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三是妊娠期的妇女在头三个月均不可以使用。总体来说,如果在使用过程当中,出现皮疹或溶血等情况,建议立刻去停药,找开药的医生申请调解的药物。
肚脐左边一寸的地方痛
肚脐左边一寸的地方出现持续性疼痛,一般由于不规律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或腹部受凉引起的肠炎所致。若是患者有明确的手术史,则不排除是由于术后引起的常性梗阻、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所致。此外,其他肠道疾病、输卵管疾病以及妇科疾病也是常见诱因。
引发的肠炎的因素
引发的肠炎的因素都有哪些呢,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来了解一下,肠炎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感染、遗传、精神因素和自身免疫反应等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大量便血、肠穿孔、和结肠癌等严重危害,因此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
肠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肠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肠炎就是肠道粘膜炎症、溃疡,症状为腹泻、腹痛、大便颜色不正常呈稀糊状,甚至只有粘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肠炎的注意事项:
肠炎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肠炎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呢,这个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急性肠炎是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大便呈水样,少的一天拉几次,多的十几次,甚至更多,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对急性肠炎患者,除注意休息和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外,在饮食方面应采取易消化、少刺激、温热适度、营养丰富、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