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血压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8-06-0566392次浏览

心率与血压是最为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伴有心率增快的高血压患者其整体心血管危险水平进一步升高。关于心率增快与高血压之间的内在关联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可否应用降低心率的药物(特别是选择性b1-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尚存争议。

回顾近年来循证医学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曾遇到过很多“悖论”:对于存在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显著增高死亡率,然而CAST试验发现,应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虽能显著减少心律失常数量,却进一步增高了患者死亡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与不良心血管结局密切相关,但HPS2与AIM-HIGH等研究却显示,应用药物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能使患者获益,反而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率增快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但SIGNIFY研究显示,应用伊伐布雷定降低心率也未能改善患者预后。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目前我们所能了解的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流行病学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流行病学研究只可为临床研究提供初步线索与方向,而不能做为制定临床决策的直接依据。

对于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是危险因素还是伴随现象仍有待探讨,不应因为心率增快的高血压患者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就简单地认为应该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进行干预。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欧洲高血压协会的专家共识声明对于选择性b1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做出了谨慎但灵活的建议,而未简单的推荐为所有伴心率增快的高血压患者使用此类药物。

部分高血压患者存在心率增快相关的临床症状,应用b-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当然是合理的。但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还是应该将降低血压作为第一要务,根据现行指南原则应用一线降压药物积极控制血压并使之持久达标。将心率作为干预目标尚缺乏充分证据。过分强调心率控制,可能不利于整个人群的血压管理。

相关推荐

测左右哪个胳膊血压会比较准
测量血压的时候,左右两个胳膊都是可以测量。通过临床的观察,左右两个胳膊的血压一般相差在10~20mmHg,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一般不是很大,所以左右两个胳膊都是可以随意选择测量的。由于人体供应右胳膊的血管比较粗大一些,再一个右胳膊的血管相对离心脏的距离比较短一些,所以右胳膊的血压一般比左胳膊要稍微高一点。临床上,一般以右胳膊的血压测量为准。但是一些特别的情况,比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状硬化、大动脉炎、血管闭塞等,都应该选择血压稍高的一侧作为标准的血压测量。临床建议患者在测量血压之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测量半小时前不要饮用浓茶、咖啡等提神的饮品,并需要将膀胱中的尿液进行排空。二、在测量血压之前需要休息十分钟左右,保持心态的平稳。三、对于特殊群体的检测患者,如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需要保持站立位进行测量。四、需要多个时段进行血压测量,一般是早、中、晚各一次,检测结果会更准确一些。如果血压较高,应该先进行降压药物治疗,常用降压药有沙坦类的、利尿剂类的,普利类的药物等。患者平时要保持身心的健康愉悦,避免过度紧张,避免压力过大,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的循环。饮食以清淡为宜,保持低脂、低糖、低盐饮食,并戒烟、限酒。
语音时长 02:10

2021-11-05

72816次收听

03:25
血压136正常吗
血压136应该是指136mmHg。血压分收缩压,也就是高压,舒张压,也就是低压。高压的范围是140mmHg以下,所以136mmHg如果是高压,就是正常。低压的范围是小于90mmHg,如果是低压136mmHg,就太高了。测量血压的时候,最好是在不同的时间多测量几次,这样血压值比较稳定,也比较准确。另外,患者在测量血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放松的状态,同时平时不要吸烟、喝酒,在平静状态下来测量血压。当患者出现高血压的时候,饮食上尽量做到清淡,少盐、少油,同时戒烟、戒酒。
02:13
血压突然升高是什么原因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平时血压检查都是正常的,但是近期出现了偶尔的血压升高,那么我们要注意查找它是不是有近期的情绪波动,休息欠佳,或者是过量的饮酒,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增大这些情况,那么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讲要连续进行血压的监测,如果在非同日超过三次血压达到或者超过14090mm汞柱的情况,那么他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病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平时已经规律口服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近期出现血压突然升高,要查找有没有休息不好,情绪波动,睡眠欠佳这些因素,同时也要查找是否存在联合应用的一些影响降压药物效果的药物,比如说这个患者出现了一个肢体疼痛,关节疼痛,长期口服类似去痛片或者是布洛芬这一类的止痛药可能会影响降压药物的效果。无论是正常人或者是高血压患者近期出现血压的一个突然升高,伴有心率加快,或者是尿量增多等情况,我们也要小心是不是存在一些继发性的高血压因素,比如说慢性肾病,肾上腺的疾病,大血管的疾病的出现。
高血压用药的常见误区,很多人都做错了,你中招了吗?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一般都是以药物降压为主,但是很多人都不喜欢去医院检查,盲目地跟随他人吃药,不仅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反而可能加重了病情。误区之一:用药一段时间后,血压平稳,就觉得没事了。实际上,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可以彻底,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原发性的
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症状的特征有哪些
高血压的症状多出现在高蛋白高脂肪摄入的老年人当中,对于这些人群,就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可能是高血压的症状,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关的治疗。头疼、眩晕是高血压的症状之一。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
血脂高不能吃什么
高血脂病人不能吃的饮食主要包括以下这些。第一,高胆固醇食物。胆固醇食物摄入过多,就会导致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增加,胆固醇含量增加,就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这类饮食如动物内脏、禽、蛋等。第二,高糖类食物。人体内多余的糖分会转化成甘油三酯存储起来,以脂肪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内,容易诱发高血脂。这类食物,如汽水、可乐、甜点等。第三,高脂肪的食物。高血脂本身是脂肪在体内堆积无法代谢,导致体内血脂不断增加。如果还要摄入更多的脂肪,就只会不断增加体内血脂含量,导致不断升高,危害身体。这类食物如肉、奶油、花生等。第四,酒类。肝脏在代谢酒精的时候会消耗辅酶,造成脂肪酸氧化不足,总爱合成甘油三酯,导致甘油三酯含量升高,造成高血脂。第五,多盐饮食。日常饮食中少放点盐,盐中含有钠,钠含量在体内增加,容易导致血压上升,因此要限制盐的摄入。高血脂病人除了以上这些饮食不能吃以外,还有一些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也不能食用,像猪腰子、虾米、鸭蛋、墨鱼等。对于高血脂病人而言,平时最好的是多吃蔬菜水果和糙米等含纤维高的食物,可使胆固醇的代谢加速,还有一方面也可以预防便秘。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3

55897次收听

02:28
降压药哪种好
降压药有很多,其实并没有哪种最好只有哪种最合适。每一种降压药物适合人群都不一样,如β受体阻断剂非常适合年轻人,尤其是心率增快、交感神经易兴奋的人,β受体阻断剂可作为心衰或冠心病患者首选。CCB类即地平类降压药物在亚洲人群中应用最多。它的不良反应非常少,适合人群也很广泛,尤其是老年人。目前常用还有沙坦类,病人吃过后大多没有不良反应,而且它对脏器也有保护作用。它可以降低尿蛋白,保护心脏,因此是糖尿病病人和冠心病病人首选。另外,利尿剂非常适合盐敏感性高血压。
蒲公英根的禁忌
蒲公英根泡水喝有很多的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利,蒲公英根食用的禁忌是不宜与橘子,龙眼等一起服用,容易引起上火,但可以喝枸杞子,甘草等泡水喝。最好不要为血压低的人服用蒲公英根,服用蒲公英后有些人会产生过敏症,应该立即停止服用。
02:13
高血压注意事项
高血压需要逐一低盐饮食、控制体重、改善睡眠、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1、低盐饮食。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小于等于5克。2、控制体重,BMI即体重指数在20到24之间。或者女性腰围小于80厘米,男性腰围小于85厘米。3、改善睡眠,夜间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下降可以使交感神经异常的兴奋激活,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需要注意。4、增加运动。每日增加运动量,每周运动3到4次,每次运动时间40分钟以上,可以明显地使体质得到改善,血压得到进一步的控制。5、戒烟限酒,禁止吸烟,包括被动吸烟,酒要限制饮用。
两侧血压不一样怎么回事
在进入到冬季的时候,心血管疾病的出现几率也就变得更高,有的时候大家会发现两侧的血压出现不一般的情况,那么在这个时候也会分成两种不同的因素,第1种就是正常的现象,而另外一种也就是周围血管疾病而导致的,所以说也不应该过于的忽视。
预防心脑血管病跑步好还是快走好
平时进行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从这个角度来讲,国家进行跑步者和步行者的研究比较,每天运行一个小时的跑步者将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百分之四点五;而用同样的热量步行者心脏病的风险却降低了9%。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建议走路为好,就是快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跑步者又有潜在的膝盖损伤的风险,所以我们建议快走为良好的一个运动方式。
语音时长 00:58

2019-05-16

55744次收听

高血压和体重有关系吗
高血压跟体重一定是有关系的,超重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虽然这样说不够全面。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人体成分分析,明确自己身体肌肉含量、脂肪含量及其占比。腰围判定是腹型肥胖最有效的指标,男性的腰臀围比大于零点九,女性的腰臀围比大于零点八五,被认为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四倍以上,腹部的脂肪越多,血压水平越高。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要控制体重,要避免发生腹型肥胖,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07

2019-05-16

58974次收听

01:57
体位性高血压有事吗
体位性血压最常见的是体位性低血压。如一些老年人从平卧位突然到坐位,或者早上起床时站起来,会感觉头晕。这时测量血压就发现血压很低。老人再躺下的时候,血压就会恢复正常,这就是体位性低血压。但也有一部分老人,在这种体位改变以后会产生血压增高的现象。比如饱食以后,就可能造成血压升高,比如一些老人晨起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和老人的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有关。如果老人的植物神经功能降低,可能就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者体位性高血压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嘱咐病人慢起慢坐,不要吃得过饱。
高血压有可能头痛吗
高血压会导致头痛,但是不绝对。高血压在我国发生率特别高,最新的标准为140/90mmHg,都属于高血压。在临床上有人体检没有任何的症状,测血压高压170mmHg,低压110mmHg。但是病人没有任何的症状,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力不一样,对血压的耐受力也不一样。对于大部分人,血压突然升高超过160mmHg以上,会感觉到头痛。高血压的头痛一般是跳疼,它的疼痛和血管的波动一致。当吃了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下来以后,头痛就会很快缓解。降压治疗不要过快,要慢慢降压,过快地降压会引起一些副作用。
语音时长 01:33

2018-09-29

59078次收听

吃降压药后出现水肿得换药
一些降血压药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同时,可能导致水肿。其中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引起水肿的报道药多,有文献报道其水肿的发生率大约为5%~28%。其他降血压药也可能导致水肿。水肿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有关,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另外,老年人、女性、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