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患者生育中的难题

发布时间:2018-06-0858376次浏览

乙肝不但有婚姻困难,还存在着生育过程中的母婴传播、父婴传播、生育和治疗的矛盾等多种问题。我不是妇产科医生,所以以前对此事也没有过多关注。自从接触到乙肝婚姻问题后逐渐注意到乙肝感染者的生育问题。

全球有20亿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有3.5亿人为慢性乙肝感染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约1.2亿慢性HBV感染者,估计有4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感染的。如果不接受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感染上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的妈妈所生的孩子有95%在1年内表面抗原阳性。

尤其重要的是,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越小,发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几率越高,将来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比率也越高:宫内感染者几乎100%发展为慢性HBV携带者,新生儿期感染为90%,<2岁时感染为75%~80%,3~5岁时为35%~45%,6~14岁时为25%,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为3%~5%;年长儿童和成人感染的慢性乙肝将来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比率约15%,而年幼儿童感染的慢性乙肝这个比率会上升到25%。因此,母婴传播是乙肝感染的一个重要问题。

乙肝妈妈体内的乙肝病毒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宝宝。早在婴儿还没有出生时,母体内的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胎盘感染子宫里的胎儿。但这种机会是不多见的,大约占母婴传播的5%。这是因为胎盘是保护胎儿的一道屏障,它可阻拦来自母体的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和毒素。但如果母体血液内病毒量较大,胎盘畸形、损伤或有先兆流产等破坏胎盘屏障的因素,病毒就容易从母体进入胎儿体内了。

分娩过程是胎儿感染乙肝的主要时机。十几个小时的子宫收缩、胎盘剥离时母血向胎儿的渗漏、胎儿在娩出过程中吞吸母亲含有病毒的阴道分泌物都可给病毒带来潜入宝宝体内的机会。产程越长,生产越困难,这种机会就越多。孩子出生后感染乙肝实际上属于乙肝的水平传播,乙肝妈妈乳汁中的病毒可能通过宝宝口腔内破损伤口而进入宝宝体内;也可能在生活密切接触中,通过一些微小的创伤,把病毒带给宝宝。

因此,每位乙肝妈妈在生小孩之前都非常害怕孩子被自己感染。一旦被感染,这些乙肝妈妈“想死的心都有”,不要说乙肝这一顽症目前还无法完全攻克,就说自己在社会上遭受百般歧视,也不愿意自己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

她们想生宝宝,想当妈妈,但她们又害怕生育,害怕那赖在自己体内的乙肝病毒钻进宝宝的体内。她们四处求医问药,上网查询,四处买药,无论那药再贵、再难寻找。面对买来的“药”,无论安是假是真,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就想试一试,哪怕那药再苦、再毒,她们也毫无顾忌地把它吞下,却常常上当爱骗,甚至把病越“治”越坏。

除此之外,一些乙肝妈妈在生育之前就已经发展成为慢性乙肝,转氨酶异常,甚至反复住院。在这种情况下,乙肝妈妈的肝脏功能很难承受妊娠带来的巨大负担。

相关推荐

与乙肝患者共用碗筷会不会传染
与乙肝患者共用碗筷有可能会传染乙肝,但此途径传播乙肝的风险相对较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病。慢乙肝可以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皮肤黏膜破损传播等。乙肝患者如果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其血液、精液及唾液中均可能存在乙肝病毒,病毒量越高,传染性就越强,可以通过性接触、亲吻、共用碗筷吃饭等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或者皮肤破口不慎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等途径感染乙肝。因此,有乙肝接触史者,尤其是家里有乙肝患者的人,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消毒、隔离,不要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夫妻过性生活时建议使用安全套。乙肝妈妈生的婴儿,出生后尽快注射免疫球蛋白并接种乙肝疫苗。建议乙肝家属查乙肝五项,如果没有表面抗体应注射乙肝疫苗。注射乙肝疫苗并且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者,对乙肝病毒已产生了免疫力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但应注意,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所以应定期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若抗体出现阴转,建议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
语音时长 02:37

2021-07-09

105849次收听

01:52
宝宝出生打了乙肝免疫球蛋白还会被传染吗
宝宝出生的时候,接种乙肝疫苗并且打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就不会被传染上乙肝病毒。因为乙肝免疫球蛋白,实际就是乙肝表面抗体,等于人为的被动的给了抗体,这些抗体就可以抵抗乙肝病毒的感染。母婴阻断的措施,是在宝宝出生的时候,既注射乙肝疫苗,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抗体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刚接种完不会立即就产生抗体。在自身没有产生抗体的这段时间,给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就等于给他补充了抗体,在这个时间段如果有乙肝病毒的暴露就不会被感染上。
01:47
小孩乙肝抗体多久查一次
小孩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会产生表面抗体,抵抗乙肝病毒的感染,给宝宝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一个月进行抗体的检测。如果抗体水平很高,比方说抗体大于1000,或者大于500,那么就可以间隔5年以上再给宝宝进行复查。如果抗体水平比较低,接种了疫苗以后,抗体产生的水平也就在一两百这个水平范围之内,就要隔一两年再进行一次复查。所以间隔多少时间复查,要根据接种以后宝宝的抗体水平来确定多长时间来复查一次,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定时间,是结合小孩的抗体的程度来确定。
口腔溃疡和乙肝患者吃饭会传染吗
口腔溃疡和乙肝患者吃饭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传染的,乙肝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一起吃饭时,乙肝病毒是不会通过碗筷来进行传染的,除非同时双方口腔内均有出血性伤口,是可以引起乙肝传染的。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是很难彻底清除乙肝病毒的,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再度发病,所以建议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在家或在外面,用餐时尽量单独使用餐具或使用杯子喝水。防止引起他人感染。同时也会减少自己患有其他疾病的几率。同时可以配合注射乙肝疫苗,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语音时长 01:03

2021-06-07

81010次收听

02:20
乙肝病毒dna测定定量怎么看
一般来说对于乙肝病毒DNA的检测单,大多数检测方法是用PCR的方法,也叫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这个方法一般给的参考值范围是小于某个值。也就是说它检测到某个数值之后,这个数值以下的值是检测不到的,或者说在它的检测效率范围以外了。就是说这以下的值通过数字来计算可能会很少,但是不可能说它彻底没有,就是说无限接近0了。比如说目前来说,常规的医院作为乙肝病毒的检测,像北京大多数医院,乙肝病毒的检测下限是小于100的,当然外地有些医院可能是小于500或者小于1000,甚至说现在做高精的检测,像有些医院就可以开展乙肝病毒高精的DNA检测,高精大多数医院可能在20或者10以下。高精的意义就在于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原来是10的8次方,经过治疗后希望它检测不到,而如果病毒是499,我们用小于500的试剂检测可能是阴性的,但是用小于100的试剂就可以检测到这种低病毒血症。就是说病毒在10的2次方到10的3次方,这种长期持续存在往往是乙肝肝纤维化进展的因素。所以在做乙肝病毒定量的检测,一定要选择高灵敏度的,也就是高精的病毒DNA检测,这个值范围越低越好。一般来说推荐大家是做小于100检测值下限的检测,如果能做到更好,小于20、小于10会更好。
乙肝病毒会传染吗?
妞妞刚刚出生不到10天,粉嫩的小脸、肉呼呼的小手,非常可爱,亲戚的赞许、朋友的祝福让妞妞一家人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
乙肝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患上乙肝之后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乙肝病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乙肝是一种比较难以治疗的疾病,而且有很多人患上乙肝之后都会将这种疾病传给家人,所以患上乙肝之后我们要注意隔离自己,不要跟家人在一起吃饭,要注意日常的饮食问题,那么乙肝病
为什么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重视
乙肝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因此,抗病毒治疗应引起重视。抗病毒的药物包括干扰素、核苷类似物,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不可擅自停药,以免造成乙肝的反弹。
干扰素能有效治疗慢性乙肝吗
慢性乙肝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一般情况下,干扰素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体分析如下:
注射乙肝疫苗没有抗体吗
患者接受了注射乙肝疫苗,却没有产生抗体,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可能跟患者注射了疫苗以后,却吃了一些具有抗病变功效的药物有关系,也有可能跟患者的个人原因有关系。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患者重新接受乙肝疫苗的接种,直到产生抗体为主。
打完乙肝疫苗后的禁忌
乙型肝炎病毒(HBV)其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DNA。HBV感染人体后,部分双链环状HBVDNA在细胞核内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即cccDNA。以cccDNA为模板,转录成几种不同长度的mRNA。其中前基因组RNA可转录翻译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机体免疫能力识别HBV后,HBV特异性B淋巴细胞针对HBsAg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对于HBV易感人群来讲,需要注射乙肝疫苗以产生保护性表面抗体。患者在注射乙肝疫苗后的3天内,注射局部尽量避免沾水,不洗澡,不过度剧烈活动注射一侧的上肢。另外,患者应多休息,不熬夜,保持充足的免疫力,促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饮食应清淡为主,忌酒,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不喝浓茶,不喝浓咖啡。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1

57002次收听

03:00
乙肝大三阳,小三阳的区别
乙肝五项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e抗原和乙肝的e抗体,核心抗体,也称之为乙肝两对半。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区别主要是表面抗原阳性项目不同。并且乙肝小三阳是乙肝大三阳抗病毒治疗有效果后的一种状态。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就是乙肝大三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就是乙肝小三阳。2、乙肝大三阳的临床意义在于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如果从来没有治疗过,此时病毒复制是比较活跃的,HBV-DNA含量比较高,传染性强。如果大三阳期间伴有转氨酶升高,经过一段时间积极抗病毒治疗后就会出现肝功恢复,正常DNA转阴,此时乙肝大三阳转成了小三阳。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携带者是乙肝表面抗原出现阳性,时间持续超过六个月以上,是不出现和肝病有关的体征以及症状,肝功能没有出现异常,是慢性的乙肝病毒的感染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乙型肝炎感染之后的比较好的一个结果。通过化验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出现肝炎的临床症状,包括肝功能没有出现异常,没有黄疸,肝区疼痛等。大部分的乙肝携带者可能是一辈子都不需要治疗,只要不发病,维持这个正常的状态。并不是所有的乙肝携带者会出现乙型肝炎发作,成为肝硬化,肝癌这种情况。感染乙肝病毒后,注意不要太劳累,不要喝酒,不要吃有害肝脏的食物和药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乙肝携带者没有临床症状,但有传染性,同样可以传染给其他人。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30

57605次收听

02:05
乙型肝炎e抗原是什么意思
乙型肝炎e抗原位于乙肝病毒颗粒中间部位。e抗原如果检测阳性,代表乙型肝炎病毒非常活跃复制过程。如果没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那么e抗原应该是阴性。对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患者,e抗原可以是阳性。根据e抗原阳性滴度高低或者数值高低,可以代表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目标就是要把乙型肝炎e抗原由阳性转为阴性,e抗原阴转代表病毒复制减低、病毒复制被抑制,机体出现逐渐好转倾向,病毒被逐渐清除体内表现。
打过乙肝疫苗还能被传染吗
一般打过乙肝疫苗就不会被传染。国家都是要求每个出生的新生儿都要打乙肝疫苗,一般打三针,出生的时候打一针,六个月打一针,最好是打完三针以后,要去查乙肝两对半,看是否有抗体,如果没有抗体,那有可能还会得乙肝。要看自己的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是不是阳性。
语音时长 04:04

2018-08-10

6447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