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继发龋齿
继发龋齿可通过观察牙齿变色、探诊敏感度、X线检查等方式判断。继发龋齿通常由充填体边缘微渗漏、口腔卫生不良、龋坏组织未彻底清除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检查确诊。
1、牙齿变色
继发龋齿早期表现为充填体周围牙体组织出现白垩色或棕黑色改变,与健康牙釉质形成明显色差。这种变色是由于细菌代谢产酸导致牙体脱矿所致,使用探针轻刮可发现质地变软。若发现充填体边缘有异常染色,建议及时复查。
2、探诊敏感
用牙科探针检查充填体边缘时,患者可能出现酸痛或敏感反应,提示牙本质小管暴露。继发龋常伴随冷热刺激痛,但疼痛程度较原发性龋齿轻。探诊时可发现充填体与牙体之间存在缝隙,深度超过0.5毫米需警惕。
3、X线检查
咬翼片或根尖片可显示充填体下方出现低密度影,龋坏范围超过充填体边缘1毫米即可确诊。X线能发现肉眼不可见的隐匿性龋坏,尤其适用于邻面继发龋诊断。放射性透影区与健康牙本质界限模糊是典型表现。
4、充填体松动
继发龋导致充填体与牙体粘结失效时,可能出现充填物移位或脱落。检查可见充填体边缘存在裂隙,叩诊出现闷响音。这种情况常伴随食物嵌塞,需重新评估龋坏范围并更换修复体。
5、继发龋易发部位
磨牙咬合面窝沟、邻面接触点下方、充填体边缘线角处是继发龋高发区域。这些部位容易堆积菌斑且清洁困难,龋坏进展速度较快。使用牙线通过邻面时出现撕裂感,提示可能存在邻面继发龋。
预防继发龋需保持口腔卫生,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邻面间隙。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充填体边缘微渗漏,建议每6个月进行专业洁治。控制糖分摄入频率,餐后漱口可减少致龋菌产酸机会。出现充填体周围变色或敏感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龋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