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伤风”是怎么得的
热伤风一般是指夏季感冒,可能由环境温差过大、免疫力下降、病毒或细菌感染、过度贪凉、体质虚弱等原因引起。热伤风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环境温差过大
夏季频繁出入空调房或暴露于冷热交替环境,容易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冷空气刺激会使鼻黏膜血管收缩,降低局部抵抗力,增加病原体入侵概率。建议避免长时间直吹空调,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8摄氏度,外出时可携带薄外套过渡。
2、免疫力下降
高温天气加速人体代谢,大量出汗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因素会进一步削弱免疫系统功能。适当补充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屏障完整性。
3、病毒或细菌感染
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
4、过度贪凉
过量食用冷饮或冷水浴会使体表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影响汗液正常排泄。冷刺激可能引起咽喉部淋巴组织充血水肿,表现为咽痛、声嘶等症状。建议采用温水擦浴降温,冷饮每日不超过200毫升。
5、体质虚弱
气虚体质人群更易受外邪侵袭,常伴有反复感冒、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暑湿困脾会导致卫阳不固,可配合玉屏风颗粒调理。平时可练习八段锦增强体质,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避免着凉。
热伤风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饮食选择绿豆汤、冬瓜等清热食材。居室定时通风换气,湿度维持在50%-60%。若出现持续高热、胸闷等症状,或症状超过3天未缓解,需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排查并发症。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可逐步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