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疫苗问世
目前尚无严格意义上的高血压疫苗问世,但针对高血压相关发病机制的疫苗研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高血压疫苗主要通过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靶向血管紧张素Ⅱ等途径实现降压效果,现有研究包括ATRQβ-001疫苗、AngQb疫苗等候选产品。
高血压疫苗的研发主要聚焦于免疫调节机制。传统降压药物需每日服用,而疫苗通过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可能实现数月一次的给药频率。例如ATRQβ-001疫苗通过结合血管紧张素Ⅱ表位,阻断其与受体结合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这类疫苗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持续12周的降压效果,但人体试验中仍存在个体应答差异。部分受试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需严格监测抗体滴度变化。
现有高血压疫苗研究面临三大技术瓶颈:免疫耐受性可能随接种次数增加而减弱,长期安全性数据不足,对继发性高血压疗效有限。2023年发表的II期临床试验显示,AngQb疫苗仅使54%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达到目标血压。疫苗难以替代传统降压药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尤其对合并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仍需联合用药。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疫苗应答率差异,HLA-DR基因型影响抗原呈递效率。
高血压患者现阶段仍应以规范药物治疗为主,可选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比索洛尔片等一线降压药。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疫苗接种属于探索性治疗手段,需待III期临床试验完成安全性验证后方可考虑临床应用。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