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七情所致疾病都有什么临床表现

57737次浏览

七情所致疾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情绪异常、躯体症状及行为改变,主要涉及情志失调引发的心理生理反应。常见临床表现有焦虑抑郁、失眠多梦胸闷心悸、胃肠功能紊乱、头痛眩晕等。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不同情志刺激可对应特定脏腑功能紊乱。

1. 情绪异常

长期情志不畅可导致持续情绪低落或亢奋。肝气郁结常见郁郁寡欢、易怒暴躁;心火亢盛则表现为烦躁不安、喜笑无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惊恐发作、情绪失控等急性症状。这类情况需结合心理疏导与疏肝解郁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舒肝解郁胶囊、解郁安神颗粒等中成药。

2. 睡眠障碍

情志因素常干扰睡眠觉醒周期,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或早醒。心肾不交型失眠多伴心悸健忘,可配合交泰丸调理;肝郁化火型失眠常见噩梦纷纭,宜用酸枣仁汤加减。长期睡眠障碍可能加重原有情志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3. 心血管症状

突发强烈情绪易引发胸闷胸痛、心率失常等假性心绞痛表现。中医称此为"胸痹",多因气滞血瘀所致,可见心电图ST段改变但冠脉造影正常。稳定期可服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急性发作时需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4. 消化系统紊乱

思虑过度伤脾可致纳差腹胀、大便溏泄;肝气犯胃则见嗳气反酸、胁肋胀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情志波动时症状加重,可配合痛泻要方调节。现代医学认为这与脑肠轴调控紊乱相关,严重者需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5. 神经性疼痛

长期情绪压抑可能导致紧张性头痛、游走性躯体疼痛。肝阳上亢型头痛多呈胀痛,伴面红目赤;气郁化火型偏头痛常因情绪诱发。治疗可选用天麻钩藤颗粒配合放松训练,避免过度依赖止痛药物。

针对七情致病需采取身心综合干预。日常保持规律作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影响社会功能时,建议至中医内科或临床心理科就诊,必要时结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情志调摄方面可培养书画、音乐等兴趣爱好,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相关推荐

肝气郁结的症状及治疗
肝气郁结的症状主要有胁肋胀痛、情绪抑郁、胸闷嗳气、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可通过疏肝解郁、理气和中、调节情绪等方式治疗。肝气郁结通常由情志不畅、压力过大、饮食不节、作息紊乱、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百病皆生于郁
百病皆生于郁是中医学的一种理论观点,认为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有关。情志郁结可能导致肝气郁结、气血瘀阻、痰湿内生等病理变化,进而引发躯体症状或加重原有疾病。这一理论强调心理因素与生理健康的密切关联,常见于功能性胃肠病、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失眠、焦虑抑郁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中。
肝气郁结吃什么食物
肝气郁结可以适量吃佛手、玫瑰花、山楂、金橘、芹菜等食物,有助于疏肝解郁、理气健脾。肝气郁结多与情志不畅、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胁肋胀痛、情绪低落等症状,日常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配合适度运动调节情绪。
肝气郁结艾灸灸哪里
肝气郁结可通过艾灸太冲穴、期门穴、膻中穴、肝俞穴、足三里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肝气郁结多与情志不畅、气血运行受阻等因素相关,表现为胁肋胀痛、情绪抑郁等症状。
健康生活要远离肝郁
健康生活需避免肝郁气滞,长期肝郁可能引发情绪障碍、消化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肝郁多由情志不畅、压力过大、作息紊乱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疏肝解郁的中药调理、情绪管理和规律作息等方式改善。
03:10
生气对女人的危害
肝脏的功能下降出现肝气郁结,情绪上闷闷不乐以外,还会出现肝脾不和、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胃疼、肚子疼、肝胃不和,气机瘀滞、胃气瘀滞、胃气不下降,就会出现食欲不好、胃疼等消化系统的症状。心脑血管的问题,比如暴怒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血管的剧烈收缩,四肢发抖、血压骤然升高,会出现脑梗死、脑出血等。女同志对情绪比较敏感,除了上面所说的对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影响以外,还有就是月经、生殖系统的影响,长期生气就会造成月经的功能紊乱,甚至会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