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理学中的“意念自杀”

发布时间:2018-06-2266190次浏览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这个水池尽管很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

心理学家先把一只鼠放入水中。小白鼠落入水后,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是在测定方位,它的鼠须就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又反射回去,被鼠须探测到,借此判定水池的大小,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离水池边沿的距离。它尖叫着转了几圈以后,不慌不忙地朝选定的方向游去,很快就游到岸边。

实验至此,尚未结束。心理学家把另一只小白鼠的鼠须剪掉后,同样放入水中。小白鼠又发出“吱吱”的叫声。但是,由于“探测器”不复存在了,它探测不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几分钟后,筋疲力尽的小白鼠沉至水底,淹死了。关于第二只小白鼠的死亡,心理学家这样解释:鼠须被剪,小白鼠无法准确测定方位,看不到其实很近的水池边沿,以为自己无论如何是游不出去的。因此,它停止了一切努力,自行结束了生命。

心理学家最后得出结论:在生命彻底无望时,动物往往强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叫“意念自杀”。第二只小白鼠不是被剪掉鼠须致死的,而是被那“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的意念杀死的。

让我们不能不警醒的是,这样的悲剧不仅发生在小白鼠和其他动物的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发生在人身上。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小白鼠所遭遇到的“水池”,那就是所谓的逆境、困境,或者说厄运。有些人在这个时候,就像被剪掉鼠须的小白鼠一样,无限夸大自己所遭遇的逆境,以为横亘在面前的是厄运的海洋,“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

由于对处境感到无比绝望,而放弃了最后一搏的信念,松开了不该松开的手,任满腔的理想、抱负、雄心壮志,全部淹没在很浅、很窄,根本就不足以伤害到自己的“水池”里。因此,这个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相关推荐

“寂寞”是“传染病”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人们经常说的“十分寂寞”(或者孤独/孤单)竟然是种可以像感冒那样在人类之间传播的“疾病”。换句话说,一个人在情绪不佳、倍感失落时,能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的情绪“传染”给他人。
孩子的“窝里横”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家庭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当给宝宝越多的时候,宝宝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妈溺爱宝宝,宝宝要什么就给什么;另一方面,宝宝对爸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点点小事就想要让爸妈帮自己做。
男女大脑有别,情绪差异明显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大脑中一个与情绪有关的部位—杏仁核的功能和工作模式存在着“性别差异”。杏仁核是一个跨越大脑两侧的杏仁形结构,与人类对恐惧等情绪的处理和记忆有关。
你患有小资女的心理绝症吗
小资大多还是有才的,钢琴弹得、小提琴拉得、弄弄古典诗词也在行,所以总在“天生我才无处用”的顾影自怜中。她们的口头禅是:“人家伤感死了。”有一天上帝终会让她们得偿的,在伤感中死去。
对心理咨询的几种错误理解
精神疾病是一个医学概念,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是最严重的一种心理疾病。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身体不适不意味着就是生病,心理问题不等于是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