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

64131次浏览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由遗传因素、饮食不当、药物影响、感染因素、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合理用药、控制感染、缓解压力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肠道菌群易失衡的遗传倾向,可能与特定基因变异影响黏膜免疫或代谢功能有关。这类人群需更注重饮食规律性,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刺激。日常可适当增加发酵食品如酸奶、纳豆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片等微生态制剂调节。

2、饮食不当

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会抑制有益菌生长,过量摄入加工食品所含添加剂可能破坏菌群平衡。建议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选择燕麦、西蓝花等食材,限制油炸食品。若已出现腹胀腹泻,可短期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调理,同时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

3、药物影响

广谱抗生素使用超过1周可能造成菌群紊乱,质子泵抑制剂长期服用也会改变肠道环境。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建议配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用药后继续补充益生菌2-4周。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引起的严重失调需在医生监测下进行粪菌移植等干预。

4、感染因素

肠道病原体感染如艰难梭菌会产生毒素抑制正常菌群,表现为反复水样便伴伪膜。确诊后需停用原抗生素,选用万古霉素胶囊或非达霉素片针对性治疗,同时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抗毒素。慢性寄生虫感染也会导致失调,需进行规范驱虫治疗。

5、精神压力

持续焦虑抑郁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菌群构成,常见肠易激综合征伴菌群多样性下降。除心理疏导外,可选用复合乳酸菌肠溶胶囊调节,配合规律有氧运动。严重睡眠障碍者需改善作息,必要时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需建立长期健康习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证7-8小时睡眠,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饮食上实行多样化原则,每餐包含谷物、蔬果、优质蛋白,发酵食品每周摄入3-5次。出现持续排便异常、营养不良或体重下降时,应及时进行粪便检测和胃肠镜检查,避免自行长期服用益生菌掩盖潜在疾病。

相关推荐

微生态调节剂的选择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微生态调节剂的选择需考虑菌种活性、适应症匹配及个体差异,使用时需注意储存条件、禁忌人群和药物相互作用。常见调节剂主要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片和布拉氏酵母菌散等。
保持正常肠道菌群的作用和意义
保持正常肠道菌群有助于维持消化吸收、免疫调节、代谢平衡等功能,对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身体健康的守护神——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寄生的微生物群落,主要包括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三类,对人体消化吸收、免疫调节、代谢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健康的肠道菌群能帮助分解食物、合成维生素、抑制病原菌生长,甚至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
哪些因素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由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压力过大、胃肠道疾病、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通常表现为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如何处理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合理用药、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等方式改善,预防需注意饮食卫生和避免滥用抗生素。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饮食不当、感染、药物使用、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01:26
腹部咕噜咕噜地响正常吗
腹部咕噜咕噜地响,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正常;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不正常。1.生理性因素:如果长时间没有进食,可能会导致饥饿,引起腹部有响声。此外,如果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紧张等状态下,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增强,引起上述情况。若为此类生理性因素引起的,通常正常。建议适当进食,还要避免焦虑和紧张。2.病理性因素:如果发生了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导致腹胀、腹部咕噜噜地响等情况。此外,如果患有急性胃肠炎,炎症刺激可能会引起上述情况。若为此类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通常不正常。肠道菌群失调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等药物进行缓解。急性胃肠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环丙沙星胶囊、枸橼酸铋钾片、肠炎宁颗粒等药物进行缓解。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在生活上,应该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量吃小米粥、山药粥等。
吃饱之后肚子会咕咕叫原因是什么
吃饱了以后,肠胃进行润滑期间会有微弱到不可闻及的肠鸣音,如果患者在吃饱了之后肚子出现了咕咕叫,就说明患者的肠胃有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第一,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胃炎所致。如果是肠胃比较敏感、久不运动、着凉等情况,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患者出现吃饱后肚子叫的症状,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只要患者调理好饮食结构,做好保暖工作,维持轻松的心情,多进行户外运动就可以了,也可以吃一些助消化的药物。如果是胃炎引起的,需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平时也应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第二,肠道菌群紊乱。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尤其是产气的厌氧菌增多时,肠腔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会在肠腔内蠕动,会产生咕咕叫的声音。第三,不全的肠梗阻。当肠道因为肿瘤性病变或者炎症性病变等因素,导致局部的狭窄,这使食物或者肠腔内的液体通过狭窄部位时会不通畅,就会产生气过水声,也可以表现为咕咕叫的现象。
语音时长 02:04

2021-11-05

73226次收听

什么是屎肠球菌
屎肠球菌属于肠球菌属,是人及动物肠道中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屎肠球菌为圆形或椭圆形,呈单个、成对或是短链状排列,没有芽孢,没有鞭毛,为需氧或是兼性厌氧菌。一般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和链霉素不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较为敏感。屎肠球菌进入动物肠道后,主要通过以下四个同性产生作用。一、快速黏附肠道黏膜,形成肠道屏障保护肠道健康,维持微生态平衡。二、产生乳酸和过氧化氢等物质,可以降低肠道PH值,抑制动物病原菌的繁殖,提高抗病能力,促进肠道健康。
语音时长 02:36

2021-10-15

75111次收听

03:07
经常放屁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生活中经常放屁,还很臭,且病人经常吃完东西就拉肚子,大便一天三四次,甚至更多,最常见的是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与情绪有关。一会便秘,一会拉肚子,可能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但需经过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才能下此诊断。放屁、拉肚子,可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四联、整肠生类等,调节肠道菌群后观察疗效,若疗效差,可中医调理。该情况,观察舌脉,通常易拉肚子,有可能是脾胃虚弱,或脾胃虚寒,少数病人舌头黄、苔厚腻,称脾胃湿热,不同证型,用药处方完全不同,需找准证型,对症下药。
01:02
水土不服怎么办
水土不服主要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时,首先要补充充足的液体,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同时食用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夏天遇到水土不服导致腹泻,可以吃藿香正气口服液这类的药物缓解症状。水土不服主要是由于气候或者是环境、饮食习惯等的改变所产生的不适感,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失眠、头昏等。
03:02
屁多是肝不好的表现吗
排气增多更多的是肠道菌群失调,以及肠道产气食物增多的表现,一般不是肝不好的表现。首先,第一个就是肠道的菌群失调,有可能就是肠道的有益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就有可能表现为排气增多的情况。第二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更常见的是饮食结构不太合理,表现就是进食了太多的产气食物。所以屁多更多是肠道的菌群失调,以及是进食了太多产气的食物引起来的,而不是肝脏不好的表现。如果要了解肝脏的话,其实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检查,就是生化的检查以及腹部超声的检查。
02:58
为什么总放屁不排便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产气的食物过多,或肠内的菌群紊乱。日常生活当中有一些食物,会容易产气增多,如胡萝卜、豆制品、奶制品、包菜、薯类,这些食物都会增加产气的可能性。还有一部分患者长期大量饮酒,或者是长期胆囊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慢性的胰腺炎症,这个时候也会出现胰腺内分泌,或者外分泌功能的障碍,也会引起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不足,也有可能会出现排气的增加。如果饮食调整完之后,还是有很尴尬症状的出现,建议去找消化科医生看一看。
放屁对身体有好处吗
排气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对身体是有一定的好处。排气属于正常的肠道内的一个功能,由于正常的肠道菌群当中含有产气菌,部分食物代谢以后产生较多的气体,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生理现象。部分人群因为饮食不当可以出现排气的增多或者减少,患者一般不伴有其他的消化道症状,无需特别的干预和治疗。临床当中,可以通过排气与否来判断肠道内是否有肠梗阻的现象。过量的排气,本身是肠道内产气菌增多、肠道菌群失调的表现之一。按照正常的生理活动即可,没有必要过分的紧张或者增加排气的频次。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0

93322次收听

放屁多吃益生菌管用吗
部分排气增多的患者可通过益生菌来治疗。排气增多的原因当中,有部分人群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产气菌过多导致食物代谢,消化过程当中产生的气体增多,因而出现放屁增多的现象,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产气菌的过度繁殖,从而减少放屁增多。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患者排气增多,并不是由于菌群失调,而是由于食物当中含有较多的容易产气的成分,本身就可以导致产气增多,此时可调整饮食结构即可。长期排气增多伴有腹痛,需要及时的完善胃肠镜,明确诊断后治疗。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97367次收听

益生菌能治肠道病吗
益生菌用于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所以益生菌是用来肠道菌群紊乱的病人。肠道其他疾病,需明确诊断,在医师的指导下药物治疗。有肠道疾病的病人,除了药物治疗外,平时注意饮食调理,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非常坚硬粗糙的,过凉的,不卫生的,油炸类的,烧烤类的,非常油腻不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一次性不要吃的过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休息,避免经常熬夜,过度疲劳。平时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经常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况。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2

100562次收听